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2的文章

《薩提爾教練模式》

圖片
《薩提爾教練模式》 本書雖然以職場情境來描述「薩提爾」、「教練」應用模式,但這可不代表只能在工作運用,其他領域像是生活、親子、運動、職涯等等,也都能發揮如同書名副標的效果:學會了,就能激發對方潛力,讓對方自己找到答案! ▌關於薩提爾冰山 或許你有過類似情境,明明對方遇到困難,主動找你求救該怎麼辦時,你很熱心地提供了自己覺得最好的經驗和辦法給對方。真心給予對方最大的善意和幫助,過程中點頭如搗蒜的他,卻在事後採取完全不同的方式來面對,讓你一絲絲地感到困惑和"背叛"感。 如果有以上感覺的話,你可能需要先依序檢視自己的內心(薩提爾): -從行為中發現姿態:你說話的比例是否遠遠高過對方?你說話的語氣是否滿滿高過對方? -從感受中尋找觀點:答應我的事竟然沒去做?說話不算話?(其實是你預設了對方會這樣做的立場) -從期待中確立渴望:你期待他照你的方式進行,那麼你到底是想要成就對方,還是想成就自己?以滿足這個渴望? 我們沒法給予別人自己沒有的東西。如果你無法先覺察到自己的行為、情緒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,那麼你也無法覺察到對方內心。你給出的可能不是他的答案,而是你的期待。 ▌關於教練模式 「教練」並不是什麼不好學習、難以應用的模式,也並非一定要先有過人的經驗或歷練才被允許使用,如同那些奧運金牌選手的教練,不需要先是金牌才能當他們的教練。 教練模式最難的不在於技術,而是心態。當求助者尋求幫忙或遇到困難需要協助時,我們總是不自覺地化身成拯救者,認為對方的大事在自己看來都是小事,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,形成了上下不對等關係。更糟糕的是,假如對方沒有如預期解決掉問題,還會怪罪認為是對方沒有努力才會這樣。 心態對了,教練行為模式就自然出現: -平等心 -好奇心 -相信人的潛力 -開放的心態 -支持鼓勵的心態 ▌關於薩提爾教練模式 ●訂定談話目標 -以行動結果為導向 -將負向改為正向目標 -將大分解成小目標 ●探索行為效果 -確立目標 -列舉採取過的行動 -分析所採取過的行動之效果 -引導產生領悟 -落實領悟於行動中 ●同理回應情緒 -你感覺_____ -(因為)你認為____ -你希望_____ ●理性論證觀點 -探問對方的想法以辨識自動化思考 -引導對方先分析再下結論 -引導對方形成新的結論與行動 -追溯核心觀點的起源 -引導對方利用正反論證檢視核心觀點 -引導對方調整核心

年度回顧引導

圖片
 這次的引導工作坊很特別,不在於場域當下的引導,而是前置準備近二個月的漸進引導,所有人該有的資訊、資料、心態都準備好後,才來進行以"績效考核"為本質的團隊年度回顧會議。 其中的挑戰是: -部屬自我檢視與反思,對今年的努力給出合理的自我評價。 -組長以應有的姿態承擔起責任,不再都是主管的事! -主管相信他們有能力,安心放心地授權。 -如何設計出讓人願意、容易參與的每個流程階段。 有了以上準備後,年度回顧的引導反而不是重點,如何破冰且更進一步地融冰,搭建營造出開放、接納的場域才是主要任務。這次借用《換言一新FLIP》桌遊的概念,反應比預期的好! 原本很緊張會議氛圍仍會充滿張力和不舒服感,不過在第一位自在地展示且彼此的對話自然流動後,就釋懷放心多了。 引導過程總是會刻意淡化存在感,會後還是意外收到小小感謝卡,看來還不夠低調啊~  😃

《男孩、鼴鼠、狐狸與馬》

圖片
 《男孩、鼴鼠、狐狸與馬》 我們的人生都該有這四種朋友,不僅陪你走遠,更讓你感受到,做自己就足夠: ▌鼴鼠 - 走在你前方一點的朋友 「最浪費時間的事:拿自己跟別人比較」 總有著一股傻勁衝勁,永遠在跟自己較量,突破自己的界線。他的熱情總能刺激你踏出第一步。 「想像一下,要是我們不那麼害怕,會變成什麼樣子呢?」 他的行動引領陪伴著你,面對自己人生的荒原期,好好安心面對眼前的挑戰。 他說的話總是充滿能量。 ▌狐狸 - 靜靜在你身旁的朋友 「其實,我常常覺得自己沒有有趣的話可說。」 你的身旁有沒有一種朋友,總是默默地在你最需要的時刻神奇出現。僅管只是出現的存在感,也讓自己感到些安穩。 「永遠記住,你的存在很有意義,你很重要,你是被愛的。而且你為這個世界帶來無可取代的東西。」 他的現身似乎提醒著你的忽略:原來我的存在,也是種意義。 他的話少,但陪伴很多。 ▌馬 - 背後支撐鼓勵你的朋友 「你跌下來了,但我接住你了。」 追求、挑戰的路上,不免會有挫折,但魔法師朋友總能讓你安全地一次次嘗試。 「有時候只是站起來繼續前進,就是了不起的勇敢。」 他最厲害的技能就是,把你負面經驗轉化為正向動力,療癒回復後再次出發。 他的話總能讓人反思後成長。 ▌男孩 - 待在你內在的小孩 「你不覺得奇怪嗎。我們只看得見外在,但幾乎所有事都發生在我們的內心。」 最後一位是你最容易忽略沒發現的朋友,有了他的陪伴,往往能讓你自己好好安在。 「保有好奇心的『那是什麼?』」「我很感謝能擁有一個杯子。」 好奇讓你活在當下; 感恩讓你擁抱生活。 他的話總能開啟你的新世界。 擁有以上真心陪伴的朋友,「原來做我自己就足夠了」,到哪都能感受到歸屬,「家,不一定是個地方」。 「你看,我們已經走那麼遠了。」 ※結論 在你閱讀繪本過程的當中,如果你感到滿滿溫暖,我想,你應該是被你心底的某些朋友療癒了。 ★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是: -想想那些朋友會是誰呢? -而你,又是哪一種朋友呢?

真心話不冒險

圖片
 兩個有嫌隙的部門,一個是需求方,另一個是執行方。常見的問題就是, -執行方對於需求規畫總有滿滿懷疑,做這個真的有效果? -需求方對於執行時程總是大大質疑,真的需要做這麼久? 以團隊教練或引導師的核心信念來看,絕對不會認為兩邊都有"問題",而是抱持著這種認知落差,存在著什麼誤會。同時相信他們彼此都是有能力和意願化解這類衝突。 今天替兩個部門做仲介者,而最好的調解方式是,讓兩邊互相理解自己的業務。(周哈里窗) 於是創造了交流研討會,由需求方分享交流過往執行方執行過的專案數據,同時解釋專案需求的前後脈絡,而執行方也自然在過程中描述了執行過程需要克服的瓶頸點。 互相理解了,問題也就解了。 這會議最困難的地方不是分享,而是第一次要如何好好"破冰開場",讓已經互相不爽的彼此,先卸下心房、放下過去恩怨,以開放心態聽聽彼此的觀點。 與其說教說理,不如寓教於樂來同理。這次取《真心話不冒險》桌遊的互動體驗來破冰,一來透過遊戲不那麼尷尬,二來透過生活問題互相表態觀點,互相認識對方的想法。 最後再讓彼此反思意識到"什麼是冒險"—不知道為什麼還去做就是冒險。其實我們可以知道彼此的"真心話"後再去執行,也就不那麼冒險/風險了。 「破冰」然後能「放下」真的很重要。幸好,效果還不錯,聽得很專注、問得算熱烈。

《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》

圖片
 《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》 談論書本前,我們先來認識心理學中一個有趣的認知偏差—「知識的詛咒」:當與他人交流時,會下意識認為對方擁有跟自己一樣多的背景知識。 換句話說,你會很理所當然地假設對方已經知道你所知道的事情。常發生在以下情境: -別人學習我們已經掌握的東西時 -別人從事我們所熟悉的工作時 -我們教授別人時 有沒有感覺到很熟悉的場景? -父母教育小孩時 -資深員工指導新進員工時 -老師傳授學生之事時 -主管帶領團隊時 如果你不小心中了「知識的詛咒」,我想,你可能會在以上場景經常脫口而出: -都已經講過好幾次了,你怎麼還是一樣做錯! -你就這樣....然後那樣....,很簡單吧! -阿不就這樣...這樣....而已嗎? -劈哩啪啦一堆專業術語...,這樣你懂了嗎? -怎麼有辦法做錯呢!(不可思議) 結果帶來的惡性循環是: -對方過度依賴你 -工作排山倒海而來 -沒有專注在真正有價值的任務上 -總是在救火,過著別人的人生 一旦我們自己知道某樣東西,我們就會發現很難想象不知道它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。我們的知識“詛咒”了我們。 這本書用七個問句,打破你的詛咒,解決你的困境: ▌你在想(擔心/煩惱…)些什麼? 從對方角度出發,而不是從你觀察到的點切入。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,是彼此自主和信任的起點。 ▌還有其他的嗎? 第一個聽到的問題,通常不是唯一的問題,也很少是根本的問題。一層一層撥開表面問題,裡面藏有著核心問題。 ▌對你來說,這裡真正的挑戰是什麼? 「對你來說」將問題鎖定在個人層次,讓對方思考釐清該解決什麼問題。「真正的挑戰」可以幫助對方放慢速度,做更深入的思考。 ▌你需要的是什麼? 試著去了解更多隱藏在"想要"背後的"需要"。我們往往擅自計畫、安排當事人錯誤的想要,結果你的善意變成他人的壓力。有一種餓,叫做阿嬤覺得你很餓。 ▌我可以怎麼幫助你? 幫助對方釐清真正的需求,同時避免你落入卡普曼戲劇三角形的拯救者角色。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你的解藥很有可能是對方的毒藥。 ▌如果你對這件事情說"好",那麼你會對什麼事說"不"呢? 逆向思考「不」的反思,有助於進一步界定事情的範圍與形式。沒有把「失敗」放入計畫之中,你將害怕失敗;沒有把「不」放進考量裡,你將迷失方向。 ▌什麼對你最有幫助? 分析問題、釐

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圖片
 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 這本書可以用三種角度去看閱讀,都會有不同層次的學習與收穫! ▌如果你是「助人者 - 蒼鷺) 透過心理學中的「人際溝通分析」法,藉由替當事人過去童年的行為、經驗與情緒做連結,客觀地使用問句反思,一步步抽絲剝繭釐清,當事人會在哪些情境下出現哪些自我狀態(父母、兒童、成人)。在引導過程中,還需要適時搭配開導、指導、教導、輔導穿插運用,讓當事人慢慢發覺自身能力,相信自己能改變。 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 -如何使用反思問句 -感受場域的張力變化 -問句的回應掌握 -識別情緒與反應 -需要用到的技巧與知識 -有節奏、適量地替當事人調解壓力 ▌如果你是「當事人 - 蛤蟆」 我們常常感到恐懼的,並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件未知的想像。這就跟替自己安排一場壯遊一樣,如果你對接下來行程中的交通、時間、費用、文化、景物等,在腦中產生些概念的話,你會比較願意放開心胸勇敢去嘗試你不知道且需要的事情或幫助。了解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。 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 -可能發生的情境與流程 -情緒的轉折 -心境的變化 -行為的轉變 -一切都會變好的希望與期待 ▌如果你是「朋友 - 河鼠、鼴鼠、獾」 身為好朋友的我們,朋友落難時,心理總很想出手幫助,卻不知如何下手的愛莫能助。要是對方真出了什麼意外,往往也是我們心中最大的遺憾。書中描述朋友的情節雖不多,卻是起了重要的陪伴關係。有時,真的不必刻意實質做些什麼,適時靜靜地出現陪伴,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。 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 -有時不打擾,是你的體貼溫柔 -默默地支持關注 -適時地出現陪伴 -哪些話你可以說,哪些事你可以做,那些忙你可以幫 -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相互正向影響 ※結論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覺過,別人明明就很關心你,也非常熱心提供建議給你,卻心生厭煩沒來由的排斥,甚至厭惡,想要逃跑或憤怒。這是正常狀態,大腦在感受壓力時,能進入到皮質層消化理解的資訊可能不到30%,資訊大多在腦幹、腦間的地方就做了制約反應。這也是為什麼「不請自來的建議,聽起來都像是批評」,只有當你開始願意接納、包容自我,我們的情緒才會真正獲得理解、緩解,才能有理性思考的成長機會。 ★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事 -如果你想助人,多多練習書中的問句與傾聽。 -如果你需要些幫忙,可以利用書中的問句,寫下你的回應,或者找人諮商。 -如果你是當事人的朋友,適時地短暫出現陪

《時間管理:先吃掉那隻青蛙》

圖片
 《時間管理:先吃掉那隻青蛙》 本書最有畫面感之處,不是「時間管理」主標,而是書封的副標「先吃掉那隻青蛙」。應該很多人好奇心噴發,衝著這隻蛙前來閱讀的吧!? 原來是作者以馬克.吐溫曾說過的一句話為出發點:「假如你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吃一隻青蛙,接下來的一天就會過的比較順利,因為你很清楚這可能是一整天之中最糟糕的事情了。」 「青蛙」就是你最大、最重要的工作。 如果你正在面對的困擾,如同這隻青蛙一般,讓你感到不適、不安與焦慮,那麼不妨利用作者列出的21項時間管理技巧,可以烹飪出一道美味可口佳餚。 21項技巧可依目前自己的情況,組合或添加變化。大致步驟為: -你想要什麼?你的目標是什麼? -完成會有哪些正向影響? -不做會產生什麼不良後果? -關鍵限制是什麼?需要提升什麼關鍵技能? -以80/20區分任務重要性,再從20中挑質量最高的三項 -分割工作,大拆小 -設定完成期限 -安排時間區塊 -計畫當日的行動計畫 -適時激勵/鞭策自己 套用在工作情境上,會是這樣: -這需求來源背後的數據、目的是什麼? -會產生哪些效益? -延遲或不做會帶來哪些風險? -需要哪些資源?影響哪些利害關係人? -重新盤點任務代辦清單優先序 -預估工作內容與工時 -設定完成期限 -安排個人注意力黃金時間段 -預計當天完成項目 -階段檢視成果與回顧改善 ※結論 研究結果顯示,每天自主時間少於 2 小時的人,幸福感較低; 自主時間太多也會令人不知所措,每天有超過 5 小時自主時間,同樣會讓人不快樂 。 「時間管理」,管理的並不是「時間」,而是你的「快樂」。 「管理」的本質是「自主」,你正主動掌握、控制你想要發生的事情。 想想,我們似乎經常是被動接收任務,被動設定截止期限,過著被動的人生。更慘的是,工作沒有做完的那一天,目標也不會有停止追求的時刻。想擺脫這種無限循環的窘境,隨時都可以,只要你開始意識到「時間管理」,你就已經在自主的快樂路上。 ★接下來你先可以做的是: -你為什麼要完成這個目標?深入地問自己五次  -如果最後的答案沒有讓你心動的話,請放棄或調整它

《子彈溝通》

圖片
《子彈溝通》  你說話的習慣停頓語氣詞是"這樣你了解嗎?"或者是"懂嗎?" 你常常聽到別人對你說"可以再說一次嗎?" 我都已經說得這麼清楚了,你怎麼還是一直來問啊? ↑配方③ 加上問題,創造觀眾的「同理心」 如果你曾經有過類似煩惱經驗, 現在,你的困擾將獲得有效解決! ↑配方⑱用「現在」表現臨場感 作者身為日本收視保證的知名綜藝節目製作人,將濃縮20年電視「精準擊中注意力」的訣竅寫入書中,讓你從此告別無效溝通。 ↑配方⑲用「頭銜」鍍金 精準命中對方的訣竅,靠的就是書中27則搭配實境狀況的密技。 ↑配方⑩用「密技」包裝 可不要小看這27則密技威力,它可能決定了你人生85%的機運。 人際關係大師卡內基:「一個人事業的成功,只有 15% 取決於他的智力和技巧,另外 85% 取決於溝通的能力──講話的技巧以及說服他人的能力。」 ↑配方㉓用「數據資料」具象化背景資訊 服用本書後,你會有三個改變: -內容立體 -表達層次 -溝通秒懂 ↑配方⑤ 開一扇「門」,幫對方畫重點 ※結論 假如硬要從27則密技中,只有一個能放進口袋名單的話,我會選擇  配方㉗徹底刪除贅詞 。 刪除,代表你正在訓練你的大腦,深入地思考、判斷如何有價值地呈現。 ↑配方㉑「只有一個」讓人捨不得錯過 ★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是: -刪掉口頭禪"這個"、"那個"、"應該"、"可能"、"然後”、"那...”

《你發生過什麼事》

圖片
 《你發生過什麼事》 每個不合理的行為背後,一定有個過往合理適應經驗的存在。 什麼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? 過去戰場上的軍人,為了求生存,不得不把所有感官放到最大,用以應付突如其來隨時會喪命的情境。而戰場上的閃光、氣味、聲音,被深深印記在大腦深層意識裡,並沒有隨著退役戰場而跟著消失不見。隨著時空轉換,原始適應與保護記憶,往往被日常環境喚起過度反應,腦幹將機車回火聲與槍響產生連結,腦幹無法分辨時間,錯誤以為還在戰場,啟動了壓力反應,用理智斷線來形容後續的行為再也貼切不過。你認為的奇怪,卻是他最自然應該的反應。 在家暴成長環境的孩子,習慣了提高警覺觀察家中每個角落,尋找威脅的跡象,這是非常好的適應行為。但到了課堂上,這樣的習慣卻可能導致無法專心聽講,以至於被貼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標籤,成了適應不良。甚至用更激烈不良的行為來平衡這段失衡感,像是拔頭髮、眉毛、劇烈搖晃、用頭撞牆、催吐、討好別人、用筆敲桌子、嚼口香糖、吼叫等,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安撫、調節方式。你反感的行為,可能是他展現存在的證明。 以下擷取書中摘要,依序理解「你發生什麼事」的脈絡: ▌理解你的大腦和經驗 -創傷就是情緒震撼之後所留下的影響(創傷三關鍵:事件、經驗、影響) -我們的感官輸入訊號,視覺、聽覺、觸覺、味覺,會先進入大腦比較下層的部位,不會直接進入皮質,所有感官首先都會連結到大腦下層部位 -下層腦無法分辨時間。倘若新輸入的資料符合過去經驗儲存的記憶,那麼下層腦會將現在發生的事當作過去發生的事,而做出反射反應 -大腦過去適應了持續受威脅的狀態,身體與大腦變得太過敏感,任何與威脅有關的訊號都會引起現在的過度反應 -你的過去不是藉口,但是過去可以提供解釋:為什麼我會做出這種行為?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? ▌「調節」你的失衡 --壓力之所以會發生,是因為某個需求或困難導致我們失去平衡──偏離調節的「設定值」 -經歷過"成長期負面經驗"的人往往都有長期的調節不良問題,他們通常會比較緊繃、焦慮。內在風暴。他們的核心調節網路過度敏感 -當對方調節不良,無論你說什麼都無法抵達他們的皮質 -人永遠都有衝動想要得到調節、尋求安適、填滿獎賞桶 -不健康獎賞與調節,包括濫用酒精、藥物、過量的甜與嫌食物、色情片、自殘、沉溺於打電動 -健康的獎賞與調節,人與人之間的正向交流、關心、陪伴、支持、閱讀、有節奏

《正面思考的假象》

圖片
你比較相信你的悲觀會成真?還是樂觀會成真? 你到底是樂觀還是天真?或者是在做白日夢? 你的樂觀是困惱還是動力?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博士,書中以科學的方式和數據來解釋,大腦如何運作產生樂觀想法。書名《正面思考的假象: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,卻又自取滅亡?》如果單看翻譯書名的話,會有點被誤導,好像樂觀是件有害、不可取的事。但以英文書名來看,意思是以客觀角度探究樂觀偏誤形成的因素和過程:我們是如何形成樂觀偏誤、這樣的意識對我們人類發展有什麼好處。知道它才能運用它。 本書是以正常健康大腦說明樂觀成形過程,排除有過重大經驗創傷或大腦損傷的情況。大多數人對於半杯水的形容會是"還有半滿",因為樂觀是大腦天性。大腦如果沒有如此演化,我們可能還處在石器時代,對於眼前未知、逆境、困難的情境,第一時間身體自然反應就是杏仁核的逃或戰,不得已才戰,逃則永遠不會進步。樂觀意識是為了讓我們能稍微低估眼前障礙,才會有勇氣去克服,奮力地往前進。樂觀的形成有以下過程: ▌過去記憶 -你有過相同的經驗,參考應用 -你有過類似的經驗,想像模擬 -你沒有過的經驗,認知偏誤 -視覺帶來的錯誤感知與錯覺經驗 不管哪一種,都是為了讓大腦有模擬想像的資料,減緩大腦做決策時的不安定感,以利做出進一步思考。當然,你的經驗記憶越豐富越正向,你的樂觀程度就越高。 ▌現在逆境 -越艱困,越依賴樂觀心態 -催產素提升,使人信任希望 -小心習得性無助 -低估自己迅速適應新情境的能力 -高估自己未來的情緒反應, -高估逆境對自身的影響 -人們非常不擅長預測自己在面對不幸事件時,可能會產生的感受 -我們會過度注意到的是「什麼事會出現改變」,但忽略關注「什麼事不會改變」 -有時我們會暫時撤退到屬於自己的小世界,把精神全集中在處理痛苦的事件,唯有這樣才能逐漸痊癒 假如眼前明確的就是一條死路,我想每個人都不會有意願繼續前進。稍微低估擋在前方的障礙,我們才能奮力前進。 ▌樂觀心態 -低估自己面對的風險 -心理時間旅行/模擬未來 -「選擇的自由」強化自我承諾 -真正能促進幸福感的並非絕對,而是相對 -自我應驗預言是指起初對情境抱持錯誤判斷,卻因此激發了新行為產生,使原本的錯誤判斷變成真實 -血清素不是改變人的心情,而是改變人們的認知偏誤,較能留意到正面刺激,事後也可清楚地記得這些正面事件 -有時大腦為了讓你繼續

《猶太爸媽這樣教》

圖片
  你都依據什麼樣的經驗來進行親子教育呢? 除了特定職業之外,我想絕大多數父母第一次進行「教育」的行為,是發生在自己的小孩身上。而教育的行為準則來自於過往被教育的經驗、職場上的成人教導、零碎散落的片段親子教養知識、別人或專家的經驗談,以及自己的想像力。其中又以最後一項依照自己的想像來進行教育最可怕,因為我們往往會不自覺拿成人的高標準要求小孩,一旦產生了期待落差,大腦就會困惑努力去解釋這段落差。當大腦無法詮釋時,結果就是情緒的產生、失去掌控的不理智行為,後果則是不良且針鋒相對的親子關係。 父母出發點一定是為了孩子好,只是我們錯誤地使用自以為好的方式,畢竟我們的教養經驗是從零開始。假如有個模範且驗證過的教養參考,用此方式養成的孩子,絕大多數都能獨立思考、自主學習、善於合作的話,為人父母的會很開心拿來應用。以全世界種族貢獻分析來看,猶太人的教養方式絕對是算得上數一數二。 他們都是猶太人:發明家愛迪生、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、英特爾創辦人葛洛夫、戴爾電腦創辦人麥可‧戴爾、奧斯卡影后梅莉‧史翠普、導演史帝芬‧史匹柏、谷歌創辦人賴利.佩吉、臉書創辦人祖克柏、創造「夢的解析」的佛洛依德、寫出「資本論」的馬克斯、好萊塢巨頭華納兄弟;他們僅占世界人口0.2%,卻拿走22%的諾貝爾獎得主名額;在世界人口中所佔的比例僅為0.3%﹐但卻賺取了世界上30%的財富﹐獲得了世界上17%的諾貝爾獎。 本書作者仔細涉獵了龐大的猶太人教育資料,甚至親自和猶太人見面採訪,寫下了這本以猶太人教育法為核心,分為六個不同層面的教育方式: ▌學習態度 猶太父母在孩子剛接觸學習時,不是急著告訴孩子學習有多少效益,也不會刻意把學習掛上目的,而是先引導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,讓他們發自內心喜歡學習,知道自己哪裡有了成長。我們大人們因為已經歷過社會現實洗禮,常常不小心在孩子學習過程中,默默安排了"你應該要這樣成長"的捷徑,結果孩子活成了父母自我超越的期待,而不是孩子獨立個體想要的人生。 猶太爸媽這樣教: -引導、感受學習樂趣 -培養閱讀習慣 -朗讀會讓大腦更享受 -寫作是邏輯、推理、統合等綜合思考能力的表現 -平等辯論,尋求不同觀點而非正確答案 ▌創造力 我們父母似乎經常用解決問題的理性大腦,制止、抹煞孩子好奇心和創造力的感性。"不可以那樣做"、"這樣做才對"、&

設計你的熱情(Design Your Passion)_Part 3 - 熱情思維

圖片
【設計你的熱情(Design Your Passion)_Part 3 - 熱情思維】  那些熱情的人,都是如何思考的呢? 熱情並不是藏在你身上等著被發掘找到就有,而是來自於你不斷的投入過程。這個過程大多不輕鬆,時間不會太短,該有的大小挫折也絕不會少,而怎麼面對過程中的挫折成了關鍵點。在面對事情時,熱情的大腦會經過以下不同階段、比例的思考過程: ▌白色的事實 「事情」兩個字是由「事實」和「心情」組合而成。你能不能把遇到的事情,從中抽離會影響判斷的心情,並客觀釐清成事實,這是很重要的思考開始。在錯誤的問題上,永遠得不到合適解答,換來的只是更多挫折和無奈的為什麼。為什麼會這樣...、為什麼沒辦法...、為什麼這麼可憐...,即使內心再怎堅韌,也受不了一點一滴侵蝕。 用紙筆寫下來有助於你的大腦重新思考、重新發現,哪些是事實哪些是心情。先把大腦中對這件事的看法、想法動手寫下來,區分兩邊,左邊左手寫心情,右邊右手寫事實,針對想法嘗試以不同的描述拆解成不同的句子唸唸看。動手和動口的回饋感,能夠讓我們的大腦重新運作,發現真正的事實。 熱情的人思考:事情的真相,事實。 ▌紅色的感受 人類豐富情感是我們得以進步文明的原因之一,只要我們能正確引導運用的話。遇到問題或挫折時,如果不能正視或者被過度放大感受,都會造成二次傷害,大腦會自然反應出逃跑或戰鬥的自我防禦姿態。一次次的逃跑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無能,一次次的戰鬥會讓我們無力,不管哪一個都無法讓我們到達目的地。 包容事實、接納感受,有助於我們探索到自己內在冰山下的需求和渴望,昇化成我們的驅動力。當你無法消化突如其來大量感受時,「暫停下來」會是最好的選擇。將自己置身於龐然景物中、找個能安心平靜的地方與自己獨處、找人聊聊、運動流汗、暫時離開去做些不相關的任務,都有助於心情上的轉換或抽離,發現真心的渴望。 熱情的人思考:感受到需求與渴望。 ▌黃色的正向 樂觀、看得見希望,我們才有前進意願。我們的大腦會因為意願而願不願意做進一步的思考,像是哪些方式或許可以達成、預測接下來的每個步驟、想像克服困難後的美好模樣。未來原本看不見的路,就這樣被想像、預測而從重新獲得掌控感,不再顯得不安,反而更多了份自信。 當大腦開始把事實和心情做個區分後,同時代表著我們能夠理性思考下一步,想想事實下可以有哪些正向機會,從中訂出可行性方案。試試以下方法,啟動你的正向思考,

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》

圖片
 《最有生產力的一年》 你的生產力是哪一種?做很多事?完成很多事?還是成就哪些事? 作者用一年的時間來親身嘗試和驗證,那些研究文獻或其他人士所謂的高生產力方法,並記錄、追蹤、分析每個方法對自己的反應和效益,最後再把實驗結果寫在這本書中。雖然是作者個人經驗,但由於每個方法都是有所引用和依據,假如你對自己的拖延或低生產力還沒有想法,這本書的內容可以借鏡參考。當然,你可以先在網路上搜尋預讀,有許多簡潔又有力的心得摘要,或許就會先有新發現。 生產力 = 專注力 + 精力 + 時間 ▌關於時間 我們都太過於強調時間這因素的重要性,不小心就誤以為: -生產力就是在短時間內做完大量的事 -同時間能多工處理做很多事就是生產力 這樣的結果導致放大了「時間管理」的重要性,但它其實是最不重要的,時間只是我們執行任務的背景而已,不是前景焦點。 要管理的不是時間,而是你的「黃金生理時段」,把你的最佳狀態用在對的任務上,才能獲得你的生產力。 ▌關於專注力 自從手機、電子移動裝置出世後,誰擁有較多的專注力等同於掌握了決勝力: -常常被外物干擾、中斷成了你的煩惱 -過多資訊存在你的腦中成了無形壓力 -時不時的分心、雜念成了你的困擾 根據研究分析,人只要從專注狀態分心,就需要再花23分17秒重新取回心流狀態,每一次的分心專注切換,都會帶來焦慮的累積。 善用大腦的特性,大腦喜歡視覺化,把你的想法通通寫下來變成清單;大腦不喜歡麻煩的事,把你的干擾物丟到20秒的距離去;大腦美好事物,多看看可愛的動物或多多想像理想中的自己。 ▌關於精力 美食讓你獲得短暫的滿足感、完成簡單雜務讓你莫名覺得成就感、誤以為運動只會更累: -加工類的美食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,需要更多能量來代謝 -容易、簡單、不重要的事情總是吸引人來做,因為完成後大腦會有多巴胺的小小獎勵 -沒有勇氣說不、沒有做事的原則、凡事都要自己來,有事做讓你誤以為自己很重要 -都沒有力氣做事情了,還會有力氣運動? 在這裡不小心就會落入惡性循環,有做些小事然後美食犒賞自己,身體越來越沉重造成更不想運動,精力就這樣慢慢遞減不見,結果重要的事,輪不到也沒力氣執行。 精力的補充來自於日常,你周遭的生活環境如何?你處理小事的頻率高於要事? ▌關於生產力 生產力是你成就了多少事,而不是你完成了多少事。決定要有生產力之前,你得先問問、確定自己的「價值觀」,沒有這根基作為評估準
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
圖片
 《被討厭的勇氣》 你的煩惱都來自於哪裡?工作?家庭?交友?生活?財富?還是人際關係? 阿德勒肯定地告訴你 「 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」 本書以柏拉圖式的對話呈現,藉由常見人生問題,以一問一答對話方式,闡述阿德勒核心思想的同時,也引導著對方自己走出思維的泥濘。 書的標題令人吸睛,內容也容易吸收有共鳴,書中有以下特色: -日常生活的痛點 -與常理背道而馳的反命題 -有系統地描述阿德勒的使用心理學 -有結構和邏輯地鋪陳敘事帶來了一致性 這本經典書已經出版一陣子,許多人的心得、摘要都非常精采豐富,就不再次贅述。這次換另一種方式來呈現,用"脈絡"來告訴你這本書帶來的啟示。 書之所以精彩的關鍵因素是,阿德勒的主張與我們長期接受的教育和接收到的資訊,有著認知衝突感。如果從書名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和內容對起來看,可能有些人讀完長篇精彩故事後,還是會有些困惑 "為什麼被討厭?"、"為什麼需要勇氣?" 接下來就節錄書中脈絡,理解阿德勒的使用勇氣心理學。 ▌"我"是不可分割的個體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應被當成完整的個體,其精神和肉體、理性與情感是不可分割的。舉個例子,當你正在生氣對別人大聲怒吼時,這時如果來通電話,通常你是可以瞬間恢復到冷靜狀態跟別人講電話。而刻意地把"情緒"切割,是想要讓自己"被綁架"變成受害者,一切都是"情緒"的驅使、情緒的錯,拿來當作跟我沒關係的藉口,也是合理化你情緒的出口。 ▌個體裡的目的論(由你開始) 當你認知到你的個體完整性後,就可以理解到你每個行為的背後,不管是在潛意識還是你想要,都藏著你的目的。你是為了要大聲斥責別人的目的,才捏造憤怒的情緒,合理化你的不合理行為。當然,阿德勒的主張重點不是在"憤怒的情緒",而是在"捏造"。捏造是主動詞,表示這是你主動選擇後控制後的結果。你其實有能力,也有百分之百的主導權,主動掌握與控制個體的你。行為的情緒或過去的經歷,都只是你達到目的的手段。 ▌個體裡的人際關係(所有煩惱) 你的情緒來源無非就人生三任務:交友、工作、愛,同時是你煩惱的來源。你剛剛為什麼要憤怒生氣?因為這件事情不符合你的或他人的預期、想像、期待,也就是跟現實的狀況有了落差。我們

好好玩書

圖片
【好好玩書】 近期多了個興趣,也是個有意思的自我挑戰,就是把「書」加上「桌遊」,嘗試打破用「讀或說」的方式,以「玩」的方式來體驗書中的核心內容。當然,這模式的最主要目的,不是要讓參與者在短時間內就把書本學會搞懂,而是「引書」,讓沒有習慣閱讀、不知閱讀有什樂趣好處,或者沒有動力養成閱讀習慣的參與者,藉由團體桌遊的互動和桌友的經驗故事加成,讓這本書變有趣豐富,吸引他們的目光進而願意去深入閱讀內容。 說來這樣的模式,一路演進下來還真是歪打正著慢慢成形。從一開始就熱衷於設計工作坊流程和引導,再加上自己習慣閱讀一本好書後,就替這本書畫個知識脈絡圖,因緣際會下也開始慢慢接觸桌遊,就這樣不小心多了一個有趣、燒腦且挑戰的興趣。 經過幾場經驗後,終於是理出了桌遊讀書會的結構,以下為每場工作坊的結構分享: 1.測驗、表單:認識自己或理解經驗 2.破冰並舖陳主題:透過書本議題來互相認識 3.遊戲前,規則介紹 4.遊戲中,設計書本議題搭配自己的故事,互相分享經驗 5.遊戲後,設計    遊戲ORID題目/書本摘要內容閱讀    讓小組反思討論 6.探索與引導,導讀者的主題書內容短講 7.書本摘要內容快速閱讀 8.測驗、表單的重新理解/評估並分享 步驟1的重點是讓參與者在活動前就融入與投入,藉由設計呼應書本的核心主題小測驗、心理測驗或表單,讓玩家先知道"自己原來的狀態"樣貌。 步驟2則是著重在藉由書本的議題,讓大家彼此認識,同時建立安全信任開放場域。 步驟4大概是整個工作坊最挑戰的地方,要思考如何「把書玩出來」,可以是設計呼應書本內容的提問,也可以拋出議題後,把書中的技法、心法或想法變成可操作或給予對方回應的建議清單,玩家在不知不覺中就已經沉浸在書中。 步驟4桌遊玩完後,讓大家有個小喘息和反思遊戲過程的空間和時間,為了讓彼此討論更貼近書本內容,可以設計與提供呼應主題的ORID問句,讓大家的反思更聚焦,也就是步驟5的動作。 因為大家都是在沒有看過這本書的前提下而來,所以即使有步驟5的反思和討論,也都是基個人於過往的經驗故事。所以,步驟6的專家經驗和技巧就需要巧妙的搭配遊戲歷程來呼應、傳授。當然,這部分可以講的很深很久,不過受限於注意力和時間關係,通常短講意思點到為止。內容最好是讓人有驚訝、原來如此的感覺。 步驟7則是為了再次強化書籍內容,讓參與者能深度理解到書中精華,列印些

休息/減壓/放鬆清單

【休息/減壓/放鬆清單】 閱讀完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之後,總覺得書中提到的休息方式還可以更多樣多元。畢竟我們最擅長的就是面對壓力、處理事情、解決問題,最生疏的就是休息、放鬆方式,如何讓身心靈得以復元變得更堅韌,在最好的狀態下繼續面對挑戰。 過去我們的休息方式,大概都是以參考別人或接觸過的經驗而去做休息活動。這樣隱藏著風險,假如目前面對的壓力總是大於現有知識的休息活動,很可能都是在消耗狀態來不及補回元氣,一直到被消耗殆盡。到那樣的身心狀態,更需要花費數倍的心力才有可能回到正常狀態,更可能人生因此不敢繼續任何挑戰,從此停滯甚至倒退。 休息很重要,應該不只有書上列的或我們目前常用的幾種方式而已。因此開始好奇有哪些休息、減壓、放鬆的選擇,剛好趁機整理了自己過去的閱讀知識庫,也為之後替這本書做工作坊準備,列出了以下的清單。 在整理資訊清單中發現,休息方式和時機其實也有分: 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已經融入日常生活中, 再來是面對挑戰前後, 然後是結果出現後,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敗, 最後是生涯階段或轉折處。 當然,休息不會就只是睡睡或玩玩而已。身體的疲勞很容易恢復但會受限於大腦疲勞的影響,而大腦的疲勞恢復卻需要有點技巧甚至逆向操作,才有可能消除大腦的疲勞。 「消除大腦疲勞的重點:做不同的事轉換腦區。」 意思是,假如你平日經常使用思考、邏輯、判斷、做決策這些腦區,出去玩的時候,建議多用五感,包括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、觸覺去感受,達到轉換腦區的目的,大腦才能真正放鬆。 提供以下休息/減壓/放鬆清單,當你覺得身心有點疲勞、大腦不靈光時,嘗試看看以下哪一個對你的生理和大腦效果最好囉! -看場表演/電影/球賽/演唱會/展覽/戲劇/音樂會/脫口秀 -參加講座/跨域學習/學習手工藝/學習新技能/考證照/一日體驗 -漫無目的開車兜風/閒逛/看著來往的人群/找個地方放空發呆 -換一條路上下班/去看看附近沒去過的地方/隨興小旅行/用非慣用手做事 -嘗試新事物/嘗試新方法/做些新改變/交個新朋友/培養新興趣/開發副業 -試著理解一些與你想法相迥異的觀點/觀看留言評論 -讓別人來設計自己的任務/訪談別人會怎樣做這任務 -安排一件下班後會期待的事情/安排一件明天期待想做的任務 -設定一個日期,用來確定從什麼時間開始改變行為或習慣 -打造一個自己喜歡的舒適環境/營造環境(明亮/空氣流通/綠色植栽/香薰.

閱讀效益之流程設計發想

圖片
【閱讀效益之流程設計發想】 最近聽到一個有趣的題目:要怎麼對國中生介紹閱讀的效益。 主題太有趣了,平常設計會議的對象都是成人同事,這次換成國中生後,不曉得我能不能也設計得出像樣的引導流程? 就這樣自己給自己一個思維上的刺激和挑戰,也順便把過程草稿大概記錄下來分享。雖然只是個沒有實際操作的流程結構,不過要是有需求的老師看到,或許可以參考省下5分鐘也說不定。 當然,受益最大的還是自己,趁機回頭複習和整合了過去的閱讀知識,應用在設計流程中。寫完大概流程後,才發現,我似乎沒有太把內容硬是用"國中生"這個框架來思考。但想想,如果真的是拿自己想像的國中生程度來設計,或許才是真的小看和設限了他們的思考潛力。畢竟要是他們真的進入到閱讀世界,絕大多數的書也不會去區分限制讀者的程度要到哪裡才能讀。只有讀不下去的心,沒有讀不下去的書。 以下設計步驟草稿分享囉!!! 大原則是:授之以魚(概念),不如授之以漁(實用),不如授之以娛(回饋),不如授之以愉(心境)。 ▌步驟零:需求訪談,活動目標為閱讀效益,對象:國中生 ▌步驟一:從訪談的過程記錄轉譯成問句,問題反思。 ●為什麼要閱讀? ●閱讀能對我的成績、課業產生什麼影響? ●反正讀過就忘,幫助也不大? ●沒有閱讀也不會怎樣? ●閱讀真的是需要在意、必要的事? ●能靠閱讀來解決生活上的困難? ●有些成功人士也沒什麼閱讀或學歷,還是做得到? ●現在網路隨時查的到想要的資料,為什麼還要閱讀? ●閱讀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? ●沒時間閱讀怎麼辦? ●讀的過程好無聊,沒多久就放棄了? ●閱讀的本質是什麼? ●怎樣才叫做閱讀? ●其他人都如何做好/發揮閱讀這件事? ●怎樣能發揮或感受到閱讀的好處? ●什麼是雖然抗拒但令人驚訝的閱讀? ●假如持續閱讀了五年,你覺得自己會有什麼變化? ●用哪些方式/工具/時間/地點/主題進行閱讀? ●閱讀能對未來薪水/工作/家庭/生活產生什麼好處? ●除了閱讀,還可以做什麼活動達到相同效果? ●除了用眼睛看書,還有哪些方式可以獲得書籍內容? ●如果說閱讀是input,那什麼是output? ●假如說閱讀多本相似的書叫做主題閱讀,那麼碎片閱讀、快速閱讀、深入閱讀會是怎樣的方式? 參考 《提問的設計》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5867844797852/posts/pfbid0XXB

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

圖片
 《一流的人如何保持巔峰》 工作不會有做完的一天,目標沒有停止追求的時刻,所以你該在哪時候休息? 然而,在你想要停下來休息時,卻有一種焦慮的罪惡感,感嘆著休息也需要勇氣? 如果你曾經有過這種感覺,別太擔心你並不孤單,連在奧運的運動員過去也深受這種煩惱。畢竟從小的教育和社會文化,時不時讚頌與暗示著,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沒日沒夜的拚搏而能有如此成就。內心埋下了努力就是真理的種子,以至於在奮鬥路上,如稍稍產生想要休息的念頭,一來要承受旁人異樣眼光和強迫接受加油聲,二來腦中對於休息的壞印象,不斷上演著抗拒小劇場,結果不僅身體累壞了,心裡也疲乏了,目標也放棄了。 1950年代,人們把跑一英里低於4分鐘視為人類極限挑戰。英國運動員班尼斯在宣布挑戰極限前兩星期,做的不是超額訓練,而是做出充分休息的勇氣,大膽放下所有訓練,在山林間與好友好好相聚,讓身心靈完全脫離跑步這件事。僅靠賽前三天做些輕量訓練,反而讓他在1954.5.6跑出超越人類極限的3分59秒紀錄。 本書作者史托伯格和麥格尼斯,一位曾是麥肯錫企業顧問,擅長解析健康與體能表現,一位是奧林匹克選手金牌教練,兩位都長年與頂尖人士共事。他們聯手訪問頂尖的運動員、科學研究者、藝術家與各行業傑出代表,並從運動生理學、心理學、神經學、生物學、哲學等領域,梳理出最新的科學見解: 壓力 + 休息 = 成長 簡單卻不易實踐,因為我們很少被教導要如何好好休息這件事,誤以為放假不做任何事情就是休息、以旅遊作為藉口來逃離工作環境就是休息、盡情放縱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休息、好好犒賞自己吃喝玩樂買東西就是休息。你的這些自以為休息,很可能只是疲勞的利息,只會越休越累。如果你有這些症狀,或許這本書能帶給你一些啟發。 ▌壓力 壓力來自於「你身上現有的能力和手上擁有的資源」與「想要的目標」兩者間的差距。大多時候不是目標太困難,而是我們拿了「未來的我」來評估「現在的目標」,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挑戰,兩者間的落差產生了巨大壓力。這就像要一個勉強跑完3公里的跑者,突然去跑一場馬拉松,光是想像那壓力就足以讓你放棄。但善用適當壓力反而讓你有成長動力。來看看一流的人如何面對挑戰: -把目標拆小拆階段,並設定成勉強可完成的挑戰 -找到最適合自己生理時鐘的工作模式(例如判斷自己的大腦習慣,在早上或晚上哪個時段比較容易思考)和工作區段(工作和休息的比例時間) -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慣例暖

Book - 《逆思維》

圖片
 《逆思維》 你真的以為溫水煮的了青蛙?在逃不了迎面而來的森林大火前,以火攻火反而死裡逃生? 青蛙屬於兩棲類冷血動物,體溫會隨著環境的溫度進行調整,實驗的原意是要測試兩棲類動物可以耐受的最高溫度式多少;當超過青蛙耐受溫度65度時,青蛙還是會毫不猶豫地跳離。大火前的直覺,就是要盡全力逃離現場,但往往忘記卸下身上以為能保命的裝備;火少了助燃物就無法繼續燃燒的常識大家都懂,但又有多少人能在生命面臨危險的重大壓力下,逆向思考提前燒出安全的逃生火(escape fire)範圍,在此區域濕毛巾掩鼻趴下,靜靜等待森林野火的離開。 大腦運作的最高原則,就是盡可能讓我們減少熱量損失維持生命現象,儘管大腦只占體重的2%,卻可以消耗掉身體20%的氧氣與熱量;這樣的運作方式經常讓我們的大腦在系統一(預設的直覺模式)狀態下,以最不耗能、最直覺、最省力的方式思考,這就是所謂的認知惰性/慣性:我們經常輕鬆維持舊觀點,而非辛苦掌握新觀點。不過別太擔心,只要知道這是大腦的自然現象,保持開放心態地接受它,焦慮刻意地抗拒反而會消耗更大能量,無法進一步做出任何逆思考改變。 養成逆思維的好處是,有助於當遭遇到跟自己熟悉的認知落差極大時,大腦不至於當機崩潰停止思考,反而較能思考出順勢而為的行動,創造出反敗為勝的結果。 那要如何知道何時是該喚起大腦啟動逆思維呢? 作者給了三個提示點:檢察官、政治人物、傳教士。當你意識或被提醒,你的行為開始像某一位人物的行動時,就應該喚醒內心的科學家來重新評估、重新思考: ●檢察官 你開始關心的是該如何贏過對方,而非了解事情本身;你開始列出一大堆的證據,用來證明對方是錯,而非釐清事件的脈絡;你的眼裡容不下任何小瑕疵,事情的面向最後總是被歸納成只剩兩面(二元偏誤),你企圖找對你有利的觀點/邏輯來說服對方,以結束這場自以為公平正義的談判而非對話。 ●政治人物 你的身邊只有朋友或敵人這兩種人,不認同你的叫做敵人,總是在積極爭取所有人的認同;你的理念和信念永遠是對的,不支持的控訴他們為敵人,經常以政治行動爭取任何支持;你一直在宣揚自己的理念道路上,排除也聽不到任何反對的聲音,以至於認為根本不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觀點到底是否合適。 ●傳教士 你的眼中有著未來的完美理想樣貌,無法理解為何有人會不想去,深信未來的美好;對於這樣的神聖之地,也不容許他人任何的質疑侵犯,鼓吹宣揚著一起追隨入境;你周遭

你放心說,我仔細聽,我們共同做

圖片
 【你放心說,我仔細聽,我們共同做】 總覺得團隊的產能不只這樣,卻又說不出哪裡有問題,提不出數據佐證目前專案量已經超過團隊效能負荷?只能靠加班來直接消化解決? 這反應出至少兩個團隊課題,錯誤的努力、沒有結果的努力,在主管眼中只是瞎忙,如何透明呈現團隊的工作進度和現況是一個課題。另一個課題是時間,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叫做「帕金森定律」:工作總會填滿它可用的完成時間。意思是,就算給人再多的時間完成一件事,人總會在最後一分鐘才做完。人有多少時間,就找得出多少事做,直到可用的時間都被填滿。加班可能是最有效的立即解法,但卻不是最長久的根治解法。 人害怕的不是「改變」而是「被改變」。 團隊的問題相對個人問題來說,複雜模糊不容易明確說出誰該做出什麼改變,也不太曉得每個改善是否有效果。嚴重的話,甚至於每個人都會需要「被改變」一下,試試看到底能不能改善團隊問題,這樣的改變通常稱做「改革」了。但不管是改變還是改革,如果當事人是沒有意願的話,即使你的方案再完美,也註定落敗。因此,喚起自己想要改變的意願和團隊想要變好的共識,往往是主持或引導一場會議的關鍵。千萬不要急著給方法技巧,不被接受的建議聽起來就像是批評、命令。 以過往經驗來看,其實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意識到團隊問題是什麼,每個人心中也都有屬於自己的合適解法,偏偏每個人的工作習慣讓團隊合作模式處於完美的動態平衡,每個人都不想破壞這平衡下的和平。基於這樣的關係,這場引導流程主軸設計是:在安全信任的關係下,由自己說出自己的想法和問題點,並把問題和關係視覺化形成共識,針對問題的源頭,分享自己的根本解形成共創,最後交由相關利害關係人追蹤落實。 大致引導流程 ●建立關係+鋪陳關聯 兩兩一組替合作夥伴自我介紹,取用《換言一新FLIP》卡片 + 對方的一個合作經驗。 喻意,認識與善用彼此的優勢提升團隊效能、事情如同卡片需要翻轉注意另一面、看看事件的另一個面向、團隊關係建立。 ●蒐集資訊與情境 使用圖卡選擇一張為代表圖(例如《說書人》),輔助成員以說故事的方式分享目前自己的工作況狀和團隊的想法。 工作場域大多會直覺思考事件的對錯和改善方式,圖卡能讓大腦有時間停下來,以較客觀的方式,整理發生事件的前後情境 ●釐清問題脈絡+共同參與 分享者說說圖片代表的工作情境故事,其他同事則傾聽寫下關鍵字,貼在圖卡附近。 雖然圖卡能輔助自己開放心態描述情境,但敘述過程中,還

Book -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

圖片
《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》   如果要用一個字來代表你的20-30歲,你會選擇哪一個字呢? 作者在史丹佛教導大學生課程,雖然講的是創新、創意和創業,但其實跟人生20歲的旅程目標不謀而合。創業過程如同20歲旅程,同樣都是在面對未知,需要不斷探索、打造自己的利基點,好讓你穩穩站好30歲。本書舉了許多教學實驗、真人小故事、作者親身故事,呼應20歲旅程,你絕對不是只有一條路、一個方法面對問題和困境。 例如其中一堂作業, 如果你手上只有五塊錢美金和兩小時的時間,你要如何賺到錢? 賺到最多錢的小組根本連這五塊錢都沒有花掉。他們領悟到,一直把焦點放在錢上面,反而侷限了對問題的思考。他們明白,五塊錢根本沒什麼用,所以決定以更廣闊的角度重新詮釋問題。這組學生認為,他們最寶貴的資產既非五美元的鈔票,也不是用來完成作業的兩小時,而是星期一在課堂上發表口頭報告的三分鐘時間。他們決定把這三分鐘賣給一家想到班上招募人才的公司。 在想法上,我們通常把問題僅僅侷限在既定框架中,大多數人都立刻以標準模式因應,而不會退後一步,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。其實只要拿掉眼罩,就能看到眼前的世界充滿各種機會; 在角色上,我們總是用自己建立的規則,為自己打造牢籠,把自己鎖定在特定角色上,把其他無數的可能性阻絕在外; 在行動上,我們在自認可以做的事情周圍畫了一條假想線,並因此畫地自限。我們藉由自己的職業、收入、居住地區、開的車子、教育程度、甚至星座來自我定義,每一種定義背後都隱含了關於我們是誰、我們能做什麼的種種假設,而自我定義就將我們鎖定在這些假設上。 20歲大多剛脫離校園沒多久,有時還會習慣於任何事情都有著標準答案,期待有某個人會告訴你正確答案,錯誤地以為,你要做的只是寫下答案就好。這恰巧跟真實社會是相反環境,你必須自己學會究竟需要知道什麼、到哪裡找知識、如何吸收這些資訊、怎麼應用這些資源。現實人生是可以翻書的考試。 本書核心摘要,雖然是在講20歲為主,但更希望不管任何年紀都懂的事: ●自己決定看待世界的方式 ●開放式的創造性思考 ●「不確定」激發出各種機會 ●失敗是學習的必經過程 ※後記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、經歷都不一樣,作者20歲該懂的事也不見得就是你該懂的事,但參考了其他本書,背後有著共同的課題,以下列出20歲的課題和反思問句參考,未來有機會再來寫具體方法: -你的市場、能力、興趣的交集是? (專業與自信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