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》

 《你是來帶人不是幫部屬做事》

談論書本前,我們先來認識心理學中一個有趣的認知偏差—「知識的詛咒」:當與他人交流時,會下意識認為對方擁有跟自己一樣多的背景知識。


換句話說,你會很理所當然地假設對方已經知道你所知道的事情。常發生在以下情境:

-別人學習我們已經掌握的東西時

-別人從事我們所熟悉的工作時

-我們教授別人時


有沒有感覺到很熟悉的場景?

-父母教育小孩時

-資深員工指導新進員工時

-老師傳授學生之事時

-主管帶領團隊時


如果你不小心中了「知識的詛咒」,我想,你可能會在以上場景經常脫口而出:

-都已經講過好幾次了,你怎麼還是一樣做錯!

-你就這樣....然後那樣....,很簡單吧!

-阿不就這樣...這樣....而已嗎?

-劈哩啪啦一堆專業術語...,這樣你懂了嗎?

-怎麼有辦法做錯呢!(不可思議)


結果帶來的惡性循環是:

-對方過度依賴你

-工作排山倒海而來

-沒有專注在真正有價值的任務上

-總是在救火,過著別人的人生


一旦我們自己知道某樣東西,我們就會發現很難想象不知道它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。我們的知識“詛咒”了我們。


這本書用七個問句,打破你的詛咒,解決你的困境:


▌你在想(擔心/煩惱…)些什麼?

從對方角度出發,而不是從你觀察到的點切入。讓對方感受到被理解,是彼此自主和信任的起點。


▌還有其他的嗎?

第一個聽到的問題,通常不是唯一的問題,也很少是根本的問題。一層一層撥開表面問題,裡面藏有著核心問題。


▌對你來說,這裡真正的挑戰是什麼?

「對你來說」將問題鎖定在個人層次,讓對方思考釐清該解決什麼問題。「真正的挑戰」可以幫助對方放慢速度,做更深入的思考。


▌你需要的是什麼?

試著去了解更多隱藏在"想要"背後的"需要"。我們往往擅自計畫、安排當事人錯誤的想要,結果你的善意變成他人的壓力。有一種餓,叫做阿嬤覺得你很餓。


▌我可以怎麼幫助你?

幫助對方釐清真正的需求,同時避免你落入卡普曼戲劇三角形的拯救者角色。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你的解藥很有可能是對方的毒藥。


▌如果你對這件事情說"好",那麼你會對什麼事說"不"呢?

逆向思考「不」的反思,有助於進一步界定事情的範圍與形式。沒有把「失敗」放入計畫之中,你將害怕失敗;沒有把「不」放進考量裡,你將迷失方向。


▌什麼對你最有幫助?

分析問題、釐清阻礙、擬定行動,大腦在探索過程當中,很難從中學習到些什麼。如果想要培養對方的獨立自主的能力,就需要在最後結束前,從「過程」裡提煉出學習養分,讓對方長大成熟。


問句不難,難的是你會以怎樣的心態去問?(卡普曼戲劇三角形)

如果你把自己當作「拯救者」,問句給人優越冷漠。你是在施捨,而不是幫助。

如果你把自己當作「受害者」,問句給人卑微同情。你是在求認同、情緒勒索,而不是協助。

如果你把自己當作「迫害者」,問句給人高傲壓力。你是在要求、命令,而不是互助。


試試以另外三種角色來提問,或許你會得到令人驚奇的答案:

-「教練」,激發潛能啟發更多的可能性

-「創造者」,轉移專注在自己還可以掌控的事物

-「挑戰者」,化問題為目標


※結論:

這本書不見得只能運用在職場上,像是生活、親子、教學、諮商等領域,也可拿來提問使用。例如,當你的朋友憂心忡忡地來找你時,"你在煩惱些什麼?"成了最好的開場問題。親子間的問題探索"還有其他的事想說或沒說的嗎?",總是會引出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。


不管你要應用在哪個領域,你都得替自己做個前提準備:

-你得先把自己放在對等的關係中

-以好奇且真誠的心態去提問

-不帶任何答案進入對話

-相信對方擁有改變的能力


你只能影響他人,你不可能改變任何人,能做出行動的永遠只有自己。


★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是:

-積極傾聽。以對方為中心,而不是以自己為圓心。

-容許停頓的時間。讓大腦有更充裕的思考空間。

-停止建議。不請自來的建議,聽起來像是批評。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