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有「轉唸轉念」標籤的文章

【轉唸轉念】...我和團隊的期待

圖片
  期望效應,指的是人們會因為對自己或對他人的預期,進而影響認知和行為表現的現象,並且往往會符合這些期望。 只要是人,絕大多數都會傾向去做那些看起來還有希望的事情,且為了保護自己,則會盡全力去避免做那些已經感到絕望的事。 ⭐️ 『團隊可以期待我什麼?我可以期待團隊什麼?』 這是我常常在團隊工作坊結束前,讓團隊夥伴重新思考,哪些事情看起來還有希望,對於結果又還有那些期望。 除此之外,這句話還隱藏著被"團隊"支持的感受,夥伴不再是孤單一人,也不是單方面被要求只能替團隊付出什麼努力,而是可以想像"團隊"的每個人會呼應自己的期待。 應用情境: - 剛成立或加入新團體時 - 當對方在團體(團隊、組織、朋友、家庭等)間,感受到之前的努力付出都得不到回饋或無效心灰意冷時 - 喚起對方意識到還有我們團隊的存在支持時 小小眉角: 要先讓對方意識到"團隊"的存在,例如視覺化的團隊樣貌或者其他夥伴的使用手冊,這樣才會對"團隊"真實的去期待我的付出也會有呼應回應,進而願意去做出自己承諾的期待。

【轉唸轉念】...那是因為我做了什麼?

圖片
負向認知偏誤,意指人重視負面資訊勝過正面資訊,甚至會擴大想像負面的範圍。例如餐廳評論,即使有許多四五星好評也無法抹消一則負評造成的傷害。 負向認知偏誤同時帶來了負面情緒,這很容易讓你做出錯誤決策,或者放棄思考不再行動而開始消極。這個狀態下的你,焦點都在"無法控制"的事物,全然忘記自己其實還有可以做和掌控的事,對自己失焦了。 "轉念"可以很容易,只要你願意"轉唸"。 透過結構文字或問句,重新架構你的思維框架,喚起你的自主性和前進行動力。 ⭐️應用情境: 當你發現時常被外部不可控的力量,壓的你或團隊無法伸展手腳,導致士氣低落或消極被動時,可以試試“轉唸”。這會讓自己感受到自主性還有一絲絲希望,進而願意去想像思考還可以做的事。 🍀『如果團隊/自己未來有一個正向改變,那是因為我做了什麼?』 🍀『如果團隊/自己未來有一個_____改變,那是因為我做_______』 ⭐️小小眉角: 要先讓自己或團隊宣洩完後再使用。所有不可控、被迫強迫、不得不、只能這樣的情境都傾訴後,停下將焦點拉回來自己身上,還可以做的事。 如果有人把你房間的燈關了,別忘了,你還可以選擇走過去把燈開了。 #每周一句轉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