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0的文章

營運敏捷 Part 2 - 型式

圖片
  【營運敏捷 Part 2 - 型式】 以營運為主的敏捷,會更著重在整個團隊要 找出對的事情 來做,每個人都相當清楚這個需求、活動怎麼來的,做了會產生怎樣的價值假設。 要這麼強調是因為大多數的組織分工都相當專業,也因為這個專業認知的框架,會不自覺的把非自己領域外的成員框在外面,貼上講太多也不懂的標籤,畫地自限了團隊的創意可能性。然後又不自覺的各自成了各自的穀倉,總是在應付資訊的同步和溝通,而不是討論產品該有的價值表現。 慢慢地變成了各自的事.....但有趣的是,到了最後面的產品上線後表現,竟然變成三不管地帶,沒有任何人的事,都是別人的事.... 以上的困擾,營運敏捷把這些都拉成同一個團隊的事,自己親手催生出來的活動需求自己做。開始有了化學變化,當營運有了開發的全力支援,能更夠迅速、精確得到上線後數據,即時做調整,成了一個正向循環。開發也因為共同參與了探索階段,所以都能夠正確的埋點,讓數據呈現更全面。 說穿了,其實就是每個人也都擔負一點點PO的職責,開發不僅僅只接收US聽故事,更是一起創造故事的角色。 運作的流程大致如下: 前面探索階段,是 數據驅動 中間設計階段,是 設計思考 後面執行階段,是 DevOps 最後持續改善階段,是 數據+系統思考 看起來很威?? 其實都是在每個階段有這些觀念、概念就好,至於需要多深入,端看產品和團隊的實際狀態。畢竟每深入一點,花的時間成本就會多一些,剛剛好就好,取適合要用的元素慢慢加入。最好的判斷加入點就是,當某個 現象 反應後,再去加入可以解決的元素就好。 舉例來說,我們第一次衝刺其實是著重在 設計階段 ,加入些設計思考的元素。當團隊都很滿意自己發想的活動沒有如自己想像的熱烈,或者不知道為何好或不好,不知道有沒有打中要的TA。這時候,就會開始把 數據驅動 加入,也就是要驗證、衡量活動的價值。 ※結論 我們的教育讓我們對於 解決問題 很厲害,但很少教我們怎麼 定義問題。 可能會變成我們總是不斷的在花時間證明它的對錯,而不是花時間思考它的價值。有很多做事的經驗,而不是很多創意的想法。如果團隊有一定成熟度的話,不要框住他們的潛力,只要告訴他們魚有多好吃,團隊自己會想出方式補魚的,連釣竿都不用給。只要有安全信任、允許失敗的環境,他們會自己長出價值的翅膀。 下一篇: 營運敏捷 Part 3 - 營運地圖

營運敏捷 Part 1 - 準備

圖片
【營運敏捷 Part 1 - 準備】 ●建立安全信任、大膽嘗試、允許失敗的環境 ●以數據迭代持續改善 是進入營運敏捷前的基石。 開始前,我們得先承認、認清一件事實,我們面對的是VUCA市場,絕對不會有完美100分的策略、需求。再說"分數"也是在過程後才打得出來,不會一開始就能判斷分數,需要上線驗證,由玩家、消費者來評斷。 既然不能期待有完美需求,至少也要程度以上,風險相對小。如 上一篇 描述,會希望由團隊一起釐清、探索出高品質的需求,共同面對VUCA的市場,而不再只是一位PO決策。期望利用團隊多元觀點的特性,一起探索、設計,定義出團隊都認同的需求。 PO其實可以是一位角色或者是一個代表團隊,代表團隊意思是,PO跟另外一群人一起討論、決策。當然,如果一位PO很厲害的話,會大大降低討論的時間成本,不過相對的,PO會間接承擔較多的產品成敗責任。這感覺很奇怪,既然都已經是自我組織的敏捷團隊,那由團隊整體來承擔會合情合理些。 通常,PO給的需求越精確越仔細,團隊其他成員就越覺得產品不關我的事。 在營運敏捷,我們同樣也會有一位PO,但主要是定市場方向不是需求,團隊會一起不斷探索、討論、驗證、修正這條方向。團隊一起承擔需求品質,如同要求產品品質般。有些不同的是,需求的品質較難以在事前精確的衡量判定,有時需要帶點創意,才有機會創造出新價值。 所以, 團隊安全信任的環境是首要、必要的。 沒有人會因為做出錯誤的決策而受到懲罰,只要能不斷精進改善。 沒有人會因為承認錯誤、提出問題或提出新想法而讓大家感到尷尬或受到懲罰。 你在裡面會很自在的發揮自己的所有能力、甚至超過。 先安全信任,才能合作創新。以它為基礎,就會有意願大膽嘗試。而嘗試後允許失敗,團隊才能從經驗中激發創新。 當環境具備後,方法就能發揮該有的效果。從滑板車演進滑步車,"迭代"演進是大家熟悉的觀念。 那具體的方法、內容,到底是以什麼為演進的依據呢? 不斷的修正需求?怎修?市場回饋?不好怎修?下一個方向? 不可能一直試錯迭代,畢竟資源是有限的。背後使用的方法,除了大家較熟悉的Review meeting,這個會議算是執行後的結果。另一個是事前規劃,以" 數據驅動 "為基礎發展出的需求。事前、事後搭配使用,才能有效試錯,讓資源運用最大化。 如果說,產品開發階段是用"

營運敏捷 Part 0 - 前言

圖片
【營運敏捷 Part 0 - 前言】 為何我們既然面對的是VUCA市場,卻相信只要一位PO的專業就能看清市場變化Do the right things? 為何我們沒有懷疑PBI的優先序與價值?PO決定好需求,就期待團隊能Do the things right? 為何我們會認為PO描述、解釋US完後,就期待團隊能理解與認同需求的價值?然後開始有想法?對產品有了連結? 為何我們大多是在關心產品的品質而非需求的品質? (如果團隊成員對於需求的理解還是僅止於這是PO的需求,這現象是不會消失的。) 敏捷團隊角色中雖然有一位PO專責在跟利害關係人和市場變化、需求,但也因為這明確職責界線,讓其他成員有時太過相信或依賴PO的決策。 好一點的Planning meeting,可能會在多講一些需求US的WHY;更好一點的會再帶入數據背景;通常大多是看到產品現象後,PO依據經驗判斷,需求這樣做有機會改善。 如果PO的能力與經驗夠專業,產品發展大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就是快速迭代驗證、持續改善。但這樣的PO可遇不可求,有這樣的PO在團隊內,公司上面層級大多也都是信任授權,讓團隊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產品。 (敏捷團隊成立後,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課題) 更多的團隊PO可能是企劃為主的專案管理,對產品也是有一定的理解,但對市場的掌握可能就沒那麼熟悉。這時,如果能加入營運的元素在敏捷中,像是一些營運常用的指標DAU、MAU、ARPPU、次流、回流、持續、新增...等,當作需求的原因或驗證,團隊也會有追求達標的依據。 如果套用US的格式來看的話,我是___我想要___因為___,其中的"因為__"可以用數據來表達。 更重要的是,團隊能更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需求,更理解與認同產品,自然而然的在開發執行上就會更積極主動。 既然敏捷團隊的最終是自我組織,除了對於產品的品質負責之外,更需要要對需求的品質負責。 最理想的狀態是,需求發掘、定義是由團隊成員一起投入、參與,而非只有一位PO。PO放入的重心、比重會多,但其他人絕對不能是消化需求而已,進一步要理解WHY,更要利用團隊多元特性,一起挖掘、探索需求的盲點。 (團隊越成熟越有機會一起面對需求、市場,進化成商業思維) 好的需求品質才會有好的產品品質、價值。 要如何有好的需求品質呢? 設計思考、數據驅動加入在Planning meeting或需求源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