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運敏捷 Part 0 - 前言

【營運敏捷 Part 0 - 前言】
為何我們既然面對的是VUCA市場,卻相信只要一位PO的專業就能看清市場變化Do the right things?
為何我們沒有懷疑PBI的優先序與價值?PO決定好需求,就期待團隊能Do the things right?
為何我們會認為PO描述、解釋US完後,就期待團隊能理解與認同需求的價值?然後開始有想法?對產品有了連結?
為何我們大多是在關心產品的品質而非需求的品質?

(如果團隊成員對於需求的理解還是僅止於這是PO的需求,這現象是不會消失的。)

敏捷團隊角色中雖然有一位PO專責在跟利害關係人和市場變化、需求,但也因為這明確職責界線,讓其他成員有時太過相信或依賴PO的決策。

好一點的Planning meeting,可能會在多講一些需求US的WHY;更好一點的會再帶入數據背景;通常大多是看到產品現象後,PO依據經驗判斷,需求這樣做有機會改善。

如果PO的能力與經驗夠專業,產品發展大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就是快速迭代驗證、持續改善。但這樣的PO可遇不可求,有這樣的PO在團隊內,公司上面層級大多也都是信任授權,讓團隊照自己的方式去發展產品。

(敏捷團隊成立後,不同階段有不同的課題)

更多的團隊PO可能是企劃為主的專案管理,對產品也是有一定的理解,但對市場的掌握可能就沒那麼熟悉。這時,如果能加入營運的元素在敏捷中,像是一些營運常用的指標DAU、MAU、ARPPU、次流、回流、持續、新增...等,當作需求的原因或驗證,團隊也會有追求達標的依據。

如果套用US的格式來看的話,我是___我想要___因為___,其中的"因為__"可以用數據來表達。

更重要的是,團隊能更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些需求,更理解與認同產品,自然而然的在開發執行上就會更積極主動。

既然敏捷團隊的最終是自我組織,除了對於產品的品質負責之外,更需要要對需求的品質負責。
最理想的狀態是,需求發掘、定義是由團隊成員一起投入、參與,而非只有一位PO。PO放入的重心、比重會多,但其他人絕對不能是消化需求而已,進一步要理解WHY,更要利用團隊多元特性,一起挖掘、探索需求的盲點。
(團隊越成熟越有機會一起面對需求、市場,進化成商業思維)

好的需求品質才會有好的產品品質、價值。

要如何有好的需求品質呢?

設計思考、數據驅動加入在Planning meeting或需求源頭,會讓需求更有價值依據與判斷。
設計思考,讓團隊一起探索、設計需求;
數據驅動,佐證需求為何要做的原因。

通常我們會花多點時間在需求探索討論,更著重找出對的事情做Do the rights things,然後盡快迭代驗證。以Scrum框架來看的話,就是在Planning meeting中再細分階段,一起思考、設計,再利用數據來驅動需求產出,進入衝刺。

如果這麼做的話,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關是,團隊從習慣接收需求轉變成群體討論需求,以及時間的運用。接下來就分幾篇介紹囉~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