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 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》

這本書可以用三種角度去看閱讀,都會有不同層次的學習與收穫!


▌如果你是「助人者 - 蒼鷺)

透過心理學中的「人際溝通分析」法,藉由替當事人過去童年的行為、經驗與情緒做連結,客觀地使用問句反思,一步步抽絲剝繭釐清,當事人會在哪些情境下出現哪些自我狀態(父母、兒童、成人)。在引導過程中,還需要適時搭配開導、指導、教導、輔導穿插運用,讓當事人慢慢發覺自身能力,相信自己能改變。


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

-如何使用反思問句

-感受場域的張力變化

-問句的回應掌握

-識別情緒與反應

-需要用到的技巧與知識

-有節奏、適量地替當事人調解壓力


▌如果你是「當事人 - 蛤蟆」

我們常常感到恐懼的,並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我們對事件未知的想像。這就跟替自己安排一場壯遊一樣,如果你對接下來行程中的交通、時間、費用、文化、景物等,在腦中產生些概念的話,你會比較願意放開心胸勇敢去嘗試你不知道且需要的事情或幫助。了解自己是一輩子的課題。


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

-可能發生的情境與流程

-情緒的轉折

-心境的變化

-行為的轉變

-一切都會變好的希望與期待


▌如果你是「朋友 - 河鼠、鼴鼠、獾」

身為好朋友的我們,朋友落難時,心理總很想出手幫助,卻不知如何下手的愛莫能助。要是對方真出了什麼意外,往往也是我們心中最大的遺憾。書中描述朋友的情節雖不多,卻是起了重要的陪伴關係。有時,真的不必刻意實質做些什麼,適時靜靜地出現陪伴,你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價值。


這個角度可以學到的是:

-有時不打擾,是你的體貼溫柔

-默默地支持關注

-適時地出現陪伴

-哪些話你可以說,哪些事你可以做,那些忙你可以幫

-「我好,你也好」的相互正向影響


※結論

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感覺過,別人明明就很關心你,也非常熱心提供建議給你,卻心生厭煩沒來由的排斥,甚至厭惡,想要逃跑或憤怒。這是正常狀態,大腦在感受壓力時,能進入到皮質層消化理解的資訊可能不到30%,資訊大多在腦幹、腦間的地方就做了制約反應。這也是為什麼「不請自來的建議,聽起來都像是批評」,只有當你開始願意接納、包容自我,我們的情緒才會真正獲得理解、緩解,才能有理性思考的成長機會。


★接下來你可以先做的事

-如果你想助人,多多練習書中的問句與傾聽。

-如果你需要些幫忙,可以利用書中的問句,寫下你的回應,或者找人諮商。

-如果你是當事人的朋友,適時地短暫出現陪伴,提醒他,你一直都在。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