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《被討厭的勇氣》
你的煩惱都來自於哪裡?工作?家庭?交友?生活?財富?還是人際關係?
阿德勒肯定地告訴你
「人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」
本書以柏拉圖式的對話呈現,藉由常見人生問題,以一問一答對話方式,闡述阿德勒核心思想的同時,也引導著對方自己走出思維的泥濘。
書的標題令人吸睛,內容也容易吸收有共鳴,書中有以下特色:
-日常生活的痛點
-與常理背道而馳的反命題
-有系統地描述阿德勒的使用心理學
-有結構和邏輯地鋪陳敘事帶來了一致性
這本經典書已經出版一陣子,許多人的心得、摘要都非常精采豐富,就不再次贅述。這次換另一種方式來呈現,用"脈絡"來告訴你這本書帶來的啟示。
書之所以精彩的關鍵因素是,阿德勒的主張與我們長期接受的教育和接收到的資訊,有著認知衝突感。如果從書名《被討厭的勇氣》和內容對起來看,可能有些人讀完長篇精彩故事後,還是會有些困惑"為什麼被討厭?"、"為什麼需要勇氣?"
接下來就節錄書中脈絡,理解阿德勒的使用勇氣心理學。
▌"我"是不可分割的個體
阿德勒認為每個人都應被當成完整的個體,其精神和肉體、理性與情感是不可分割的。舉個例子,當你正在生氣對別人大聲怒吼時,這時如果來通電話,通常你是可以瞬間恢復到冷靜狀態跟別人講電話。而刻意地把"情緒"切割,是想要讓自己"被綁架"變成受害者,一切都是"情緒"的驅使、情緒的錯,拿來當作跟我沒關係的藉口,也是合理化你情緒的出口。
▌個體裡的目的論(由你開始)
當你認知到你的個體完整性後,就可以理解到你每個行為的背後,不管是在潛意識還是你想要,都藏著你的目的。你是為了要大聲斥責別人的目的,才捏造憤怒的情緒,合理化你的不合理行為。當然,阿德勒的主張重點不是在"憤怒的情緒",而是在"捏造"。捏造是主動詞,表示這是你主動選擇後控制後的結果。你其實有能力,也有百分之百的主導權,主動掌握與控制個體的你。行為的情緒或過去的經歷,都只是你達到目的的手段。
▌個體裡的人際關係(所有煩惱)
你的情緒來源無非就人生三任務:交友、工作、愛,同時是你煩惱的來源。你剛剛為什麼要憤怒生氣?因為這件事情不符合你的或他人的預期、想像、期待,也就是跟現實的狀況有了落差。我們在看別人或事情的時候,往往會擅自以"自己心中所想像的理想模樣"去塑造期待認知,然後再用減法給予評價。求職不順利、工作不順心、交往不自在、朋友不信任、家庭不和睦等等,這些有了比較和預期心理之後,隨之而來的就是煩惱。
▌個體裡的課題分離(被討厭的勇氣)
切斷煩惱的根本方法就是停止評價並且分離課題。我們天生就是有追求理想和卓越的本能,因此,對於人事物的預期往往採用的是高標準,然而實際面對狀況後,結果就是一直扣分。反之,制定適當的挑戰標準再來評價,有助於刺激表現。不過這些要建立在"對的基礎"上,這個課題是誰的?這個結果會由誰來承受?
不該由你負責由你承受的,就該勇敢放手,即使被討厭,你也要鼓足勇氣分離課題、切割認同需求。
▌你 + 我 = 共同體
生活,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,而是一群人的事。釐清、認知到我個體的目的、任務、課題後,接下來面對的就是你和我的最小社會單位-共同體。你將面對到適不適合、自不自在、有沒有歸屬感的"我們"。尋找適合你、有歸屬感的共同體,也是你人生的重要課題。
▌共同體 + 社會意識 = 自我價值
在工作上,把人放到對的位置,才會有高效產出;在社會中,你要先能認識、接納自己,才能把你自己放在對的共同體下,產生屬於你的歸屬感。每個人在這個地方都是彼此相信,都是彼此的夥伴。每位夥伴都有著平等的橫向關係感到自在,不是上下層級的縱向關係感到壓力。你願意在這裡毫不保留地貢獻你的能力,而其他夥伴對你的付出有著滿滿的真誠感謝與鼓勵。你在你的付出中,得到了貢獻感,也找到了自我價值。
▌自我價值 + 當下 = 生活型態
有了價值充滿自信後,你在思考的是:還可以多做些做什麼?哪些是可以改變的事情?哪些是無法改變的事實?
你知道,你面對的不是過去的事實或感覺可預見未來,那些只是給自己一個免除責任的不做的藉口,你會把握可以改變的每個當下。
當然,你這麼做的原因,並不是為了其他人的需求認同而做,是為了成就更好、更理想的共同體而為。你將認真活在當下,這就是你的生活型態,你的幸福模樣。
※結論
"被討厭"不是被別人討厭,而是被心中理想完美的自己討厭,因為你的內心需要直球面對你的"認同需求"。當你區分出這是誰的課題之後,不是你的課題,你就需要有勇氣切割、分離這個課題。如果你對此感到掙扎抗拒、良心不安,那表示你的自我價值感不足。你要做的不是先去滿足他人期待,而是要先自我檢視一下,自己是不是在對的共同體之中,有沒有讓你感到歸屬感、有沒有獲得不評價的鼓勵、有沒有感到貢獻感。如果都沒有的話,請你鼓起”被討厭的勇氣”,脫離更換或者暫時離開這個共同體,即使現在被討厭,也不要未來被絕望。
接下來你可以做的是:
-把你放在對的共同體
-區分煩惱課題:這決定的結果,最後是由誰承擔?
-辨識這件事情可不可以改變?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