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

A⁺ Your Life - 1_逆境

圖片
  【A⁺ Your Life - 1_逆境】 你曾經克服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 當我們遇到重大挫折時,大腦焦點會全然放在「我即將失去什麼」。心理學中「損失規避」解釋: 損失帶來的負效用為收益正效用的2至2.5倍。換句話說,負面情緒和焦點也將在你的大腦放大範圍和感受。這樣的結果,不僅帶來了黑暗看不見前方的希望,也帶來了強大的衝擊感。 既然知道「失去」是「得到」的2~2.5倍,這也代表著,我們有機會用更大的正能量來抵銷失落的感受,甚至回補成積極面對的心態。透過回憶過去成功克服的挑戰,將有助於重新聚焦,而聚焦帶來陽光,你會重新看見與發現眼前的路。 過去的你曾經克服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 當時做了哪些事? 有哪些資源/支援運用? 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? 最後克服成功的樣貌和感受如何? 克服這個逆境的過程,其實也是抗癌的縮影歷程,兩者同樣都是逆境,所以別太擔心,你不是第一次面對這種事。接下來摘要 《逆商: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》 這本書的重點,了解我們可以如何有效面對逆境。 小心落入「習得性無助」的陷阱 《逆商》書中有個很重要的觀點,馬丁.塞利格曼博士進行了一項實驗,觀察了若干次電擊狗的實驗。他發現有些狗完全沒有抗拒的反應,牠們只是躺下來忍受痛苦。當時心理學領域還沒有一種理論能夠解釋這種現象。為了弄清楚為什麼這些狗直接就放棄了掙扎,塞利格曼精巧地設計了兩階段實驗。 第一階段,A組的狗被背帶綁住並受到輕微電擊。牠們可以用鼻子去按控制桿讓電擊停止。很快地牠們就學會這樣做。B組的狗也是被同樣的背帶綁住並受到同樣的電擊,但他們無法讓電擊停止。這些狗只能忍受痛苦。C組是對照組。C組的狗被背帶綁住,但沒有受到電擊。 第二天,塞利格曼進行實驗的第二階段。他將這些狗放進一個叫作穿梭箱的裝置裡,這個箱子中間立著一塊低矮擋板。每隻狗都被放到擋板的一側調輕微電擊。牠們只需要跨越矮擋板跳到另一側就能停止電擊。A組的狗和C組的狗很快就明白怎樣跨越擋板,擺脫電擊。但B組的狗則有不同的反應,牠們躺下來嗚咽啜泣,沒有嘗試逃脫。 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過去持續無解、沒用的負面經驗和習慣,會讓我們的大腦誤以為自己只能、只有這樣的能耐,被動學習到了慣性無助。「習得性無助」就是將"做什麼都沒用"這一想法內化,從而削弱一個人的掌控感,失去對不利事件的掌控感。 當一個人長期失去對自己的掌控感後,開始會陷入無助

A⁺ Your Life - 0_意外

圖片
【A⁺ Your Life - 0_意外】 什麼是意外?意外長什麼樣子? 《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》書中有個對自己人生的規劃方式叫做「奧德賽計畫」,用來替自己未來的五年想出三種人生版本: 人生一、你正在進行的計畫 人生二、當人生一發生意外時,你的另一個計劃 人生三、假如你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,想要過的理想人生計畫 這個方式很有意思,因為我們通常會很專注、很拚命在自己目前的計畫中,把時間和心力全都投入在這唯一的人生路上。我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,也不認為會有其他意外的發生,導致人生潰堤無法也無力前進。當你有過這樣的練習,去思考與規劃你的其他人生時,你的視野會變寬廣許多,也會為你目前進行的計畫增添想法。但更重要的是,這樣的規劃會讓你感受到,你對你的人生有著「掌握感」與「選擇權」。尤其是當無常突然到來時,譬如罹患癌症,我們的人生不會就此崩潰。 2017年初,我成了鼻咽癌四期生,原本人生一的計劃正在高峰中,也不得不暫停下來轉個彎,換成人生二和人生三同時啟動執行。就在人生一的經濟與資源支援下,慢慢把模糊二和三探索清晰,替自己的職業做了個轉型,也替自己的人生換上新的顏色。 自己近五年的罹癌的發現、治療、恢復、自我探索與人生轉型的蛻變歷程,想想或許有些學習成長與經驗,可以轉換成幫助其他人的模組,使用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做自我療癒和探索,降低癌友們的痛苦期。這同時也是自己對五年前的承諾實踐,盡可能地把每個痛苦過程做個分析,讓我們不再只能、只是痛苦而已,更可以有效面對與解決,重新掌握與選擇自己的新旅程。 這五年的歷程如同下圖中D生命曲線,曲線最高轉折點也是癌友們第一個共通感。感覺我們都在人生最高峰瞬間重挫。如同雲霄飛車般,一樣的是,前面路程都是穩穩順順緩緩的爬上坡到頂點;不一樣的是,有沒有在最高點暫停預告即將往下。有沒有停頓的這個關鍵點很重要,有了心理準備的俯衝是快感,而沒有預期的跌落是恐懼中的無助感。 美國精神病學家庫伯樂.羅斯(Kubler-Ross)在1969年提出「悲傷五階段」,契合了罹癌當下反應。悲傷五階段不是線性的,有可能會在一瞬間經歷每個階段,或是不斷循環。 我們先來認識它,才能面對它,接受目前的自己。 悲傷五階段 ●否認/隔離(Denial & Isolation) - 否認事情的發生,假裝一切沒有改變 「這不是真的」、「怎麼可能是我」、「你在騙我」、「不是一直以來都

《逆商》

圖片
你曾經克服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和方法? 美國將軍巴頓:「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指標,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,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」。這反彈力就是「逆商」。 進一步解釋的話就是:「逆商表示挫折承受力的指標,反映的是人們面對逆境和挫折時的心理狀態和應變能力」。 本書以較科學的方式,整理出逆商的樣貌以及如何應對逆境,讓我們不再只是模模糊糊不小心成功,而是用具體且系統化的步驟教你如何解決逆境。 逆境三支柱 ●認知心理學 面對逆境時,你的慣性認知總是在做悲觀歸因?還是樂觀歸因? 是不是如同大象般,只需要一小根定在地上的木頭,就足以讓你拴住在原地? 因為你對自己的習慣性悲觀歸因,導致「習得性無助」陷入在焦慮無助的惡性循環痛苦中? 習得性無助:「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」無助感。做什麼都沒有用的想法,不斷在心裡反覆的內化,從而削弱主體對事物的掌控感。 ●健康新論 你「覺得」自己對於不力的事件掌控度有多少? 透過實驗證明,習得性無助的老鼠罹癌率是實驗組的2.5倍,對照組的2倍。 習得性無助或者是掌控感缺失的癌細胞攜帶者,更容易引發擴散,甚至會引起癌症。 試著讓自己重新找回與定義你的自主能力。 ●腦科學 你學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熱爐子?不是一秒而是100毫秒,就足以讓你瞬間養成習慣。 "21天養成一個習慣"並不可靠。 重要的是,訓練自己的大腦對逆境發出響亮的警報,這會讓你意識到你該如何做下一步。 要改變壞習慣,就必須從大腦的意識區域開始,開闢出新的神經通路,在瞬間達成新的認知,塑造新的習慣。 逆境維度CORE ●Control-掌控感 不要企圖一次一口氣就想完美解決逆境,要一點一滴進行小習慣、小改變的小攻克,累積自己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。 逆來順受、聽天由命說的不是要放棄努力,而是在你最大的掌控前提下,順勢而為。 ●Ownership-擔當力 你有多願意承擔責任,就多有能量應對逆境。 通常造成我們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兩類:內因的宿命論,外因的不可抗力。 我們要做的是,清楚認識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,承擔一切責任,採取有效行動。 從「我」開始。 ●Reach-影響範圍 我們要學會建立自己的情緒防火牆。 限制逆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範圍與層面降至最小,並把挫折視為特定事件,而非一連串的潰堤影響。 ●Endurance-持續性 逆境會持續多久?逆境的起因會持

IAF - 想被拒絕 你就這樣做吧!讓客戶Say Yes!引導者的產品思維

圖片
 【IAF - 想被拒絕 你就這樣做吧!讓客戶Say Yes!引導者的產品思維】 當你被對方拒絕時,不管是請求還是提案,大多時候, 你是用情緒在回應對方?還是用理智在分析事件?或者是用好奇心在自我對話先呢? 而你的假設,確定符合對方目前能接受處理的狀態?真的精準打中對方要解決問題的需要? 這一切的挑戰或困境,其實不是要從對方或事件開始切入探討,而是要從對自己的內在認識為起點。假如你連自己都不清楚瞭解了,那麼對於外在人、事、物一定也沒法掌握脈絡。 Evie Lin 老師的工作坊,樸實無華且深層的引導流程,大概有七八成時間,用在讓我們與自己的對話流動。先回憶不如自己預期的事件,再感受當下的自我內在。運用了換位轉視野的同理心,再去反問反思,當時的情境到底缺少了什麼? 最好的教材和答案都在自己的身上。 然而,有沒有辦法意識到,當時情境下,你和我之間的落差產生的挑戰感到底是什麼,來自於平常練習覺察的敏銳度。有趣的是,這練習不是觀察事物,而是觀照自我。所以老師這堂課,運用了許多"你"、"我"的情境問句,不斷地去假設與想像你我之間,不知不覺就自然變成了「我們」。 而「我們」也是創造合作關係的開始,面對複雜環境與脈絡的穩固基礎。 下次,當你被拒絕時,試著去跟內心對話,到底你是都在講「你」的事還是「我們」一起面對承擔的事? 或許會有不一樣的觀點和行動產生。 我的學習心得是:對自己的假設保持好奇心。 因為好奇,所以開放開心接受你的訊息,是信任的開始,也是合作開始。 於 2021/12/8 - IAF國際引導者協會線上工作坊 心得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

《小學問》

圖片
一本書讀起來最暢快的就是,書中裡有很多知識打破了我們原來的認知,且修正了我們錯誤的觀點並給予全新的視野。 很多時候,當我們遇到問題、瓶頸、困難時,最常做的就是逼自己想辦法改變規則、改變他人或者要求自己突破。 當然,這樣做的結果,常常是失敗、沮喪收場,最後放棄結束。 其實,我們還可以更容易克服,而成功方程式就是「理解、拆解它」, 理解現在問題的局勢、情境、原因, 拆解事件構成的小元素、小環節。 最後的行動應放在每個小環節上,該運用哪些「小學問」來個個擊破,而這樣一定比全面突破還要來得輕鬆容易成功。 《小學問》就是這麼一本書,讓你知道你現在深陷的困境,其中有哪些「小學問」的存在。 你知道你面對的是銅牆鐵壁,你自然就不會強硬突破,而是順勢而為借力使力地來解決問題。 ●舉例1 「迷茫是一種「精神嘔吐」,幫我們質疑和排斥過去不假思索接受的價值觀,如此我們才有可能成為更靈活、開放的個體。」 「焦慮感是付出跟收穫間的因果關係變得越來越間接,而這種間接,增強了不確定性,讓我們失去了對時代的操控感。」 當你有這兩種狀態時,就會先接納接受了目前的自己,大腦也隨之恢復理智冷靜了下來, 原來,我的迷茫帶領著我,正在質疑目前的生活狀態.... 原來,我的焦慮是我付出和收穫有了落差.... 進一步的會去思考,到底哪個地方出了差錯,而不是停滯不前的「喪」狀態。 ●舉例2 與其積極努力苦口婆心地勸對方改善改變,還不如套用廣告行銷的技巧「賣問題給他」,讓對方意識自己真的有問題,從而發自內心的主動去改。 ●舉例3 我們常誤解了自律,「並不是先自律,才能做正確的事,而是先做正確的事,才能成為一個自律的人。」 套用公式:Be-Do-Have 1.我要做一個有自信,有魅力的人。(Be)   2.這樣一種人,會做些什麼事呢?(Do) 3.做了這些事之後,我會擁有什麼呢?(Have) ※結論 試著把我們所閱讀到的知識、資訊拆解成「小學問」,把大學問做小(有應用場景、有解釋力、可遷移、足夠小) 讓這些「小學問」如同一塊一塊積木般,拚出你想要的美好生活樣貌。

《QBQ問題背後的問題》

圖片
本書讀核心精神:個人當責,改寫所有的問題成「我該如何行動....」 三個指導原則: 1.包含「我」字在內,而不是「他們」、「我們」、「你」或「你們」 2.以「什麼」或「該如何」形成問句,而不是「為什麼」、「什麼時候」或「誰」 3.將焦點放在行動上 這套簡單的公式不難發現,卻常只出現在功成名就不平凡的人身上? 如果以80/20法則來解讀,大概就是10個人當中,每個人都知道這個道理,但只有2個人能做到。 問題出在哪呢? 因為,責怪別人、指控推諉到自己無法掌控的人事物上,會讓我們很輕鬆且很有安全感。 而大腦運作的方式,本來就是要讓人類預警風險與逃離危險,第一時間反應就是保護自己。 這在現代人的外顯行為就是以直覺的語言來迴避責任,像是常常聽到的: -不關我的事,這件事是他負責的,我無法處理 -你為什麼不跟我說? -這件事是誰的錯? -為什麼每件事都落在我頭上? -他們什麼時候才要解決這個問題? 把事情、錯誤、責任放在別人身上,我自己就安全了。 這就像原始人獵捕野獸一樣,非到不得已,盡可能不會正面衝突或主動出擊。 除非,你有101%信心把握,能成功解決與克服掉問題與挑戰,否則,能不碰就不碰。 但當「問題」出現當下,也就通常意味著,這問題本來就是超乎你自身過往能力或經驗的,才會出現的矛盾點。 所以,這是人類的天性?無法改變囉? 從QBQ書中,我們還是可以找到方法的,但需要刻意且重複的意識/行為修煉。 ●首先, 先分析與發現過去我們慣用的推拖言詞中,背後隱藏著哪些我們不經意/逃避的訊息。 像是,企圖改變別人、責怪他人、受害者心態、情緒勒索、別無選擇、做不到...等,其實都是造成我們不願意面對的原因。 ●其次, 正視且接納我們內心的感受與需求,降低你期待完美解決的標準。擴大或轉換視野,嘗試從更高的 「情境」 中,尋找 「我」 可以切入的 「位置」 。 ●最後, 從這個「位置」準備與出發,做出你能做的 「第一步小行動」 。 ※結論 以 「我該如何做些什麼來改變現狀...」 的語言輸出成行動方案。具體行動才會帶來改變,抽象的空想或語言而不行動,只會讓我們活在過去。千萬記得,重點不在改變他人,而是先改變自己,做自己能做的事,進而改變現況,影響他人一起參與改變 「從我開始」 。 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

IAF - 薩提爾理論運用: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

圖片
 【IAF - 薩提爾理論運用:讀懂冰山下的真心話】 冰山,我們常來隱喻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地方,比例相差懸殊。藉此警惕並提醒自己,不要在未了解人事物全貌前,就急著下定論。 那要怎麼知道,怎麼樣的資訊與樣貌,才叫做全貌呢?畢竟我們可能連輪廓邊緣都不知在哪,又怎會知道完整的全貌呢? 這個全貌其實是由:你、我、情境 三個元素構成的立體空間,其實也是"事件"構成的要素。 X軸:你跟我的連結 Y軸:內心自我的連結 Z軸:情境,發生當下的活動、環境、互動、物件、背景經驗 如果缺少X軸,就只是自私顧著自己的慾望、需要,要求別人配合你。你只會看見你自己,目中無人。 如果缺少Y軸,很可能只是順著別人的意思走,久而久之,你很可能會忘了自我。你的眼中只有對方,忘了自己的存在。 如果缺少Z軸,解決的也許不是問題或事情,而是一時的心情。你看不見現實,逃避了事實。 李明融老師 以多年來的親身經驗與真實案例講述,讓薩提爾不易學習與理解應用的核心,跟著冰山一起浮現了出來。 你知道你現在的狀態嗎?你允許自己有感受嗎? 很多時候,我們都自以為清楚知道,但那不叫感受,叫情緒。很可能只是你對這件事,感受後的最後結果呈現而已。問題來了,那要怎知道感受呢? 「感受」需要「時間」的停頓來醞釀、回應。先從意識到它的存在開始,也就是「覺察」。 當你遇到事件時,不要急著馬上回應,試著讓自己停頓七秒,你會開始「看見」與「發現」自己。 人無法給出自己沒有的,安頓自己才能關照別人。 雖然冰山只露出了表面,底下暗藏巨大的未知。但也別忘了,這同時也表示著,一旦探索完冰山是個有著深厚的地基後,你就會成為讓人安心信任的依靠。 於 2021/11/18 - IAF國際引導者協會線上工作坊 心得 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

Regional Scrum Gathering℠ TAIPEI 2021

圖片
 【 Regional Scrum Gathering℠ TAIPEI 2021 】 RSG. TAIPEI 2021 第一次在台灣舉辦,雖然是以線上形式來分享,少了實體感受且學習吸收效率也降低,但多了許多大師的觀點和世界的趨勢。 對於剛入門敏捷的參與者來說,可能會看到許多資訊跳來跳去不連貫,如果沒有特別去為自己挑選特定主題或痛點來聽的話,會覺得很零散不知所措。 但對於敏捷教練或是正在帶領導入轉型的參與者,這可是大好提升自我的珍貴活動,特別是聽到來自不同國家的轉型經驗,還有國際大師的心法與理念。 有別以往大多主要講的是方法、流程和導入經驗過程血淚史, 2019Agile Summit年已經開始有教練的味道 ,然後敏捷社團開始著重敏捷心法。今年RSG兩天的議程主題中,偏「心」:初心、好奇心、同理心與價值觀等,以終為始甚至反思敏捷。這同時也是很常聽到的「守」、「破」、「離」的過程境界。 如果參加的活動是有許多主題演講的話,我習慣看整體資訊的脈絡和趨勢。所以,我把今年RSG議題和 共筆內容 做了個歸納整理, ●藍色字代表歸納分類 -可以看出著重在敏捷教練的身心靈比較多 -以往較少聽到的重塑組織 ●綠色字代表演講主題 ●灰色字代表該主題的摘要內容 ●粉色字代表個人對RSG的詮釋 ●個人對RSG全部內容的整體形象概念圖 -敏捷推動者的 初心 -在企業的對的策略、原則、模式中 -慢慢地建立起共同敏捷團隊 -一步一步邁向青色組織 內容很多,有興趣的可以到 HackMD 看看共筆資訊,裡面都是主講者的內容精華摘要,在此就不重述。 除了分享者講的內容外,其實還有一個隱藏彩蛋的主題,那就是主辦方的籌備。 這次RSG. Taipei的活動本身就是由許多敏捷教練推動舉辦,所以在半年籌備歷程中,其實可以看到很多敏捷精神和元素在其中。 從形象、報名、線上、即時翻譯、講師、Miro、GatherTown、學伴、Slido、敘畫、OST...等等,"一間營利公司"大概沒法辦成功,這需要由來自不同產業、公司、專業的組合,加上敏捷熱情推動者和創意者,才有辦法把活動辦得這麼多元與豐富。 真是令人大開眼界。 個人認為,這 RSG活動 本身就包含了所有主題要講的核心,尤其是「好奇心」、「初心」, 沒有強大好奇心,活動大概也不會如此驚艷。 沒有回歸初心,活動也不可能如此完整與令人讚嘆。

IAF - 2021引導週

圖片
 【2021 IAF Taiwan引導週】 如果參加的是單場工作坊,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分享者的經驗故事。但, 如果參加的是系列工作坊,我們要去發現的則是,分享者們故事背後的脈絡趨勢。 就如同二個點可接成一條線,三個點可形成一個面。我們可以試著從三場工作坊,從不同面向切入,去發現有趣的共同點。例如,分享者/引導師們的特質與風格、面對問題/挑戰的應對方式、議題設計的價值觀與態度。 尤其是面對非營利主題-永續發展目標 SDGs,大多數人是無感無關我事的起點。初期,引導師通常扮演著關鍵角色,幫助群體對話與規劃,讓參與者開始意識到「原來,我也可以」。漸漸從「我I」發展到「我們WE」最後到「每個人EVERYONE」的信念形成。 三場工作坊內容,可以描繪出場域輪廓, ●參與者/夥伴 正向看待每一位參與者,相信他們有無限可能與潛力。 參與者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參加,都是彼此的最佳夥伴。答案永遠不在引導者身上,而是在參與者身上,我們要做的就是,促進對話、開始共享、形成共識、共創未來,屬於我們的未來。 ●引導者/推廣者 用好奇心保持中立角色、客觀視野,設計規劃出共感的互動場域。 一場讓大家有感的工作坊,可能來自於多場的失敗結果。引導者從經驗中累積出對於議題和參與者的敏銳度。而這幾場的分享者,不難看出共同特質:熱愛學習、好奇心、擁抱失敗、適應性、喜歡挑戰。 ●流程結構 我把三場聽到與感受到的關鍵字繪成如下的概念圖。 把SDGs永續延伸成無限,而引導師設計的工作坊同樣的,也不會止於結束,反而是行動的開始。 左區塊是參與者/夥伴當責的區域,右區塊則是引導師/推廣者當責的區域。兩邊都不能缺少,否則為零ZERO。 心得: 系列一:「引導」跨專業照護團隊,推動長照2.0 系列二:讓「引導」成為企業推動SDGs的發酵劑與黏著劑 系列三:用「引導」協助系統內的利害關係人一起對話,打開合作的可能性 取其動詞關鍵字 「引導」:跨、推動、成為、發酵、黏著、協助、對話、打開、合作。 當你要做「引導」時,最重要的不是先去設計流程,而是先去真心 「相信」 。同Simon Sinek黃金圈,別人買你的WHY不是WHAT。 相同地,在引導時,引導者身上散發的「相信/信念」,也是場域中不可或缺的無形催化劑。 於 2021/10 - IAF國際引導者協會引導週 心得 F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

IAF - 團隊教練的嘗試、故事與模式

圖片
  【IAF - 團隊教練的嘗試、故事與模式】 寧靜禱文,我還蠻喜歡這些話的。 「請賜我寧靜,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; 請賜我勇氣,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事; 請賜我智慧,以分辨二者的不同。」 ●智慧來自於 日常的學習,然後把學習到的知識,盡可能的創造機會來驗證,最後內化成自己的經驗與模式。 ●寧靜,我的解讀是來自於日常的學習,你才有可能發現與接納,目前的你,無法改變的事 ●勇氣,則來自於你過去的行動經驗與模式,讓你全身上下都相信,你可以改變這件事。 而改變與挑戰的事情累積到一定程度之後,或許你開始有能力可以嘗試改變,你之前無法改變的事。 這也是運用「模式」前很重要的準則,不是每件事情當下就能解決,有時還需要靠一點一滴的小突破遞進,才能有效克服改善。 分享體驗流程: @Check-in:帶來你的問題 活動中,刻意的讓大家去猜想和感受,每個人透過各自描述,各自觀察脈絡與事實,再做假設與驗證。這讓我們開始對於這個團隊有了一些概念,也就是群體樣貌和意識。這會輔助我們,如何設計出符合這個團隊的引導流程和運用哪些模式。 @公司團隊教練都在做些什麼 拆解「團隊教練」成「團隊」與「教練」兩個詞, 「團隊」包含著  ●團體變成團隊,背後的各種支援輔助 ●主管的想要 與 成員的需要 達成高效的平衡與合作關係 「教練」包含著 ●陪伴團隊從怨念到願念的過程 ●以及該用何種身份角度,對團隊做出怎樣的輔助行為 @看圖說故事 在進入模式前,我們還需要先練習感受與覺察場域的狀況 這樣我們在找模式時,才不會拿到不適合的模式,造成團隊更混亂的結果。 當然,觀察場域也有方法,我們來試著用AEIOU拆解場域的狀態 @「模式」介紹 模式是常見問題的已知解決方案。 也就是說,我們可以利用模式來對「問題」和「解決方案」進行 想像/討論/模擬/規劃。再白話一點就是,很多相似的問題被成功解決後,歸納整理成這個問題的對應模式,往後你面臨類似問題時,只要用此模式,保證你得到的結果也不會太差。 @運用模式 大腦其實沒法一下子多工處理很多資訊,特別是在你遇到問題或挑戰時,大腦本身就是被侷限、困住的狀態。這時候,模式能讓你的大腦破框,進一步去想像其他的行動可能性。 @策略模式與情境故事 假如你面對的是長期且複雜的變革/挑戰/問題,該如何使用模式成為你的策略? 答案就是,用很多模式來編寫你的策略故事。這有點像未來願景,會讓你安心、大

IAF - 察覺選擇背後的思路與機制

圖片
 【IAF - 察覺選擇背後的思路與機制】 人生就是不斷在選擇與抉擇中持續往下一步走。根據科學家偵測,大腦想法轉換時刻每個人每天約有6,200個念頭。而每個念頭的轉換,也慢慢成形了我們人生的樣貌。 幸運的是,不管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在做選擇,都是經過大腦,只要刻意地去意識到「當下」,我們就有機會發現,其實背後隱藏著更多選項,去做出品質較好的選擇。 最害怕的就是「別無選擇」的人生。 要讓人開始意識到自己的意識,是件很有意思的事,也是個大挑戰。George 老師知道,這需要一層層的帶入,才能讓自己開始自我覺察。所以從引導一開始就漸進漸層式地讓我們做「選擇」。 @Check-in:刻意暫停三分鐘,你都在做些什麼? 我們確實很少去刻意讓自己「暫停」,觀察在沒有任何目的狀態下,你都選擇做些什麼事?是出自於你有意義的意識,還是自然反射的下意識習慣呢?浮現與看見你的思路。 @故事接龍1:體會故事的轉折,選擇你的選擇。 當你的大腦開始遇到你意料之外的事,像是,WOW、啊哈、原來如此、沒想到、跟我預期不一樣...等等,我們就會開始產生有意思的意識,想辦法呼應對應狀況,抓回一些掌控權。尤其是你的夥伴突然來個你無法掌握的故事轉折,大腦開始覺察我有哪些選擇可以做.. 而講不出話、不知所云、停頓、詞窮的狀態,都是在自我認知努力突破的時刻,也很有可能因此發現你內心深層意識的需要或想要。盡情享受這時刻。 @故事接龍2:只有一個選擇,叫做不得已。 不斷地刻意去挖掘你的無窮想像力和初衷,擴大你的選擇邊界,讓你的行動有品質、結果有價值。 一次又一次激發問句「還有呢?」這階段是掙扎而且與大腦對抗的狀態,不是很舒服,但值得。 @Check-out:今天的流程就像___,帶給了我___。 我的體驗就像進入了一本童話故事書,裡面充滿了無限想像與無限選項。就像小孩一樣,為什麼我只能這樣做,我可以創造自己的選項,我要那樣做。 George 老師的引導流程帶給了我故事新詮釋。 於 2021/9/25 - IAF國際引導者協會線上工作坊 心得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

《讓天賦自由》

圖片
從小到大的在學校的學習裡,就被教育三元素中的「課程」、「教學」、「評量」其中的評量框住我們的學習方向和行為,也被框住了我們應該有的奔放、靈活思維。 原來,我們還可以這樣想、那樣說、這樣做、那樣試,探索出屬於我們自己獨特的天命。而非一致性的個體和已經被規範好的人生道路。 即使出了社會,我們依然還是被自己無形的鎖鏈困住,誤以為只能在小小的圈圈裡活動。尤其是當套上公司職稱後,突然間,眼前的世界只剩下關於職稱內的這些才是我的事,其他的能不碰就不碰,不關我的事,畫地自限。 接下來常上演的就是, 「因為工作...所以我不能....」 「每天工作累都累死了,想做.......都沒法去做」 「沒辦法,公司就是只能這樣......」 「等到我存夠錢後,我一定要....」 直到恍然大悟時,才發現老大不小, 「早知道....」 天賦,每個人都擁有,但卻不是每個人知道那是什麼,該怎麼做。因為天賦需要「動手」找出來,而不是用腦想出來。大多數的人也就困在有心無力的狀態,不想付出心力挖掘,只想速成。 只要你願意,現在永遠還不遲。來看看書中的許多故事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囉!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