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⁺ Your Life - 0_意外
【A⁺ Your Life - 0_意外】
什麼是意外?意外長什麼樣子?
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書中有個對自己人生的規劃方式叫做「奧德賽計畫」,用來替自己未來的五年想出三種人生版本:
人生一、你正在進行的計畫
人生二、當人生一發生意外時,你的另一個計劃
人生三、假如你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,想要過的理想人生計畫
人生一、你正在進行的計畫
人生二、當人生一發生意外時,你的另一個計劃
人生三、假如你有任何資源的情況下,想要過的理想人生計畫
這個方式很有意思,因為我們通常會很專注、很拚命在自己目前的計畫中,把時間和心力全都投入在這唯一的人生路上。我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,也不認為會有其他意外的發生,導致人生潰堤無法也無力前進。當你有過這樣的練習,去思考與規劃你的其他人生時,你的視野會變寬廣許多,也會為你目前進行的計畫增添想法。但更重要的是,這樣的規劃會讓你感受到,你對你的人生有著「掌握感」與「選擇權」。尤其是當無常突然到來時,譬如罹患癌症,我們的人生不會就此崩潰。
2017年初,我成了鼻咽癌四期生,原本人生一的計劃正在高峰中,也不得不暫停下來轉個彎,換成人生二和人生三同時啟動執行。就在人生一的經濟與資源支援下,慢慢把模糊二和三探索清晰,替自己的職業做了個轉型,也替自己的人生換上新的顏色。
自己近五年的罹癌的發現、治療、恢復、自我探索與人生轉型的蛻變歷程,想想或許有些學習成長與經驗,可以轉換成幫助其他人的模組,使用理論依據和科學方法做自我療癒和探索,降低癌友們的痛苦期。這同時也是自己對五年前的承諾實踐,盡可能地把每個痛苦過程做個分析,讓我們不再只能、只是痛苦而已,更可以有效面對與解決,重新掌握與選擇自己的新旅程。
這五年的歷程如同下圖中D生命曲線,曲線最高轉折點也是癌友們第一個共通感。感覺我們都在人生最高峰瞬間重挫。如同雲霄飛車般,一樣的是,前面路程都是穩穩順順緩緩的爬上坡到頂點;不一樣的是,有沒有在最高點暫停預告即將往下。有沒有停頓的這個關鍵點很重要,有了心理準備的俯衝是快感,而沒有預期的跌落是恐懼中的無助感。
美國精神病學家庫伯樂.羅斯(Kubler-Ross)在1969年提出「悲傷五階段」,契合了罹癌當下反應。悲傷五階段不是線性的,有可能會在一瞬間經歷每個階段,或是不斷循環。
我們先來認識它,才能面對它,接受目前的自己。
悲傷五階段
●否認/隔離(Denial & Isolation) - 否認事情的發生,假裝一切沒有改變
「這不是真的」、「怎麼可能是我」、「你在騙我」、「不是一直以來都好好的嗎?」、「不可能發生在我身上,一定是搞錯什麼了」...
醫生宣判當下,我們會否認一切客觀事實,拒絕接受也不願相信,甚至出現麻木、僵住的反應。這些下意識行為,都是用來短暫阻隔重大負面訊息直接進入大腦。因為這些訊息的解讀、理解、詮釋會需要消耗非常大的能量。如果大腦專心全速來處理這則訊息的話,很有可能會造成認知功能暫時失調。
所以,當下否認它,把自己隔離起來,是一種正常的自我防衛保護機制。
●憤怒(Anger) - 將痛苦的衝擊轉化成情緒的反擊
「怎麼可以這樣對我」、「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」、「這不公平」、「都是你害的」、「事情為什麼變成這樣」、「為什麼要我承擔」...
我們會將內心的失落、痛苦、挫折投射到外界或自己身上,可能歸咎於自己或他人、怨天尤人、怪天怪地,試著找到一個宣洩的出口和藉口,來平衡內心的失衡。但憤怒會讓我們開始與現實產生真實連結,同時藉著憤怒釋放掉負面情緒,將使我們癒合更快。這些都是自然且健康的反應,壓抑反而有害身心。
●討價還價(Bargaining) - 談條件來讓自己好受一點
「再給我一點時間」、「我願意交換」、「如果我...可不可以...」、「早知道我當初就...」、「再給我點時間..」、「如果當初...就不會這樣了」...
我們擺盪在接受事實和抗拒事實之間,我們會希望透過某種交換協議,試著免去或減輕內心的痛苦,找尋內心的平靜,阻止最壞結果的到來。
我們有著錯誤期待,期望透過委曲求全、交換條件來「改變」現狀回到過去正常的狀態。
●沮喪(Depression) - 什麼都做不了,只好自我放棄
「反正也回不去了,活著還有什麼意義?」、「我的世界毀滅了」、「其他事情都不重要了」、「還管這些幹嘛,反正就要死了」、「反正也活不到幾年了,乾脆...」、「我什麼事都做不了」...
我們變得很脆弱、消極,接受了大部分無法逆轉的事實,也因此體會到絕望。
開始對讓任何事物感到麻痺、無感,感到自己永遠不會前進,不會有任何希望,呈現自我封閉狀態。沮喪是個門檻,過得去就它就是一道開放的門,停滯不前則是高聳阻擋的檻。
●接受(Acceptance) - 學會了放下,重建生活開啟新旅程
「就這樣吧!日子還得過,我要好好照顧自己」、「會沒事的」、「會過去的」「未來雖然會離開世界,但我們彼此的愛不會改變」、「永遠回不來了。我要連同他的份,好好面對人生」 …
我們的心情逐漸平復,能好好面對這些「失去」,接受了這個「新的現實」和「新的平衡」。
大腦開始恢復理性,慢慢把負面資訊和情緒消化轉為平靜,調適心情並重整生活,為自己重新找到正面意義,展開新的人生旅程。
焦慮其實是對無常的抗拒
悲傷歷程長度會因人而異,大約持續六個月至一年的時間。歷程和階段並非固定不變,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經歷,可能是來回反覆、卡關、跳躍、停滯。有的人可能只會經過某些階段,不一定全部經歷;有的人可能在某個特定時間、情境、對象時,被勾起回憶而進入某一個階段狀態。
了解「悲傷五階段」能夠幫助自己意識到,目前自己在哪個狀態,接納接受現在的自己,再尋找對應方法來緩和或走出悲傷。
有時,只需要一個念頭轉換、一個想法改變,即可成為「接受」的關鍵。不過這就要看平時的自己,累積了多少因應的技巧、能量、價值觀和態度,以應對人生的無常。
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正在某個階段,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過渡擔心害怕一切會更糟,反而要找個時間讓自己暫停一下,好好正視自己、善待自己,也請允許有這樣的自己。
做最壞的心理打算,做最好的行動準備
以自己鼻咽癌的經歷,其實在醫生宣判前,通常自己早就已經有八九成的底,只是看自己要不要、願不願意去面對而已。每個人都還寄望那一兩成的希望,這是好的,但也不要忘記同時去規劃與準備人生二和人生三的選項,還有最壞的打算-治療歷程。這樣做的好處是,醫生宣判的當下,雖然還是會驚恐,但你全身上下的細胞已經被喚醒準備抗戰,也會更理性地去問醫生相關後續細節。如同你迷路時,手上還有個地圖、路線圖或指標來指引,也會比較願意接受接下來的痛苦期。
從2017年初的身體開始有相關症狀時,心裡大概就已經在準備抗戰,從其他癌友的治療歷程、治療用具與相關副作用開始蒐集與腦中想像。上戰場前,你準備的越多心理就越安定穩定,對於治療效果也會較好。在《逆商》一書中提到的老鼠實驗,老鼠在焦慮無助狀態下,癌細胞擴散的機會是一般健康老鼠的兩倍。
乾著急焦慮等待,不做點事讓身體動起來,通常會讓自己陷入焦慮無助的狀態。
誰說悲傷五階段只能被動承受
悲傷五階段可長可短,也很有可能走不太出來。幸運的是,我經歷的時間很短暫,只有在某些情境某個時間突然出現,而且是可以刻意去讓它出現,釋放掉你內心的壓力。
-在醫生宣判前:我的心思都在如何準備應戰,這時候的悲傷,不是真的沒有,而是先被理性壓抑住,深藏在內心深處。
-在醫生宣判前:我的心思都在如何準備應戰,這時候的悲傷,不是真的沒有,而是先被理性壓抑住,深藏在內心深處。
-醫生宣判當下:因為已有心理準備,情緒波動不大且平靜地接受資訊,此時的情緒是暗流,在醞釀下一次的爆發能量。
-開始治療前:這段等待期通常是在交接或整理生活、工作業務,而突然空出的時間中,會不自覺地開始反芻情緒。我自己是刻意地找兩位自己認為可以放心、信任的對象,一位是平輩、另一位是長輩,而且是不太會頻繁接觸或見面的人,這樣也助於初期見面的尷尬感。選擇安全的環境和放鬆的時間,傾訴目前的狀態和心情,一次爆發三個階段,否認/憤怒/討價還價,情緒和壓力會伴隨著眼淚釋出。
-治療中:我的這時期沮喪階段很明顯,因為能做的事就是專心治療,好好休息。隨著治療副作用的消失,沮喪感也會降低。在身體可以的狀態下,我會去戶外或樹木多的地方,多曬些陽光和小運動流汗。此外,在這個狀態下,有個很特別的感受,就是會非常想要得到"認可",透過別人的認可找回因病失去的價值感。這種心理補償作用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不同的表現,不管哪一種表現,都是在為自己平衡,屬於健康正常現象,只要有意識到且不要太過度即可。工作上的話,會急著想去上班,努力證明自己還可以;生活上的話,可能會透過發脾氣壓低別人或者委屈自己配合別人,告訴別人自己還存在。
-治療結束:隨著治療結束的恢復期,心態上也開始接受現實,慢慢找到生活和工作的新平衡。如果這時還是在用舊的方式來過以前的生活模式和節奏,很有可能又會跳回到悲傷五階段。所以,盡可能在這階段來臨前,替自己規劃新的生活方式和重心,也要改掉舊有的壞習慣。以我自己則是認為原有的技能,即使未來繼續沿用也會顯得相對吃力。我則是在恢復期做積極探索職涯的新方向,透過課程、閱讀、受訓、認證,強迫自己轉型。為自己有意識地認真活,你會感受到自己比想像的還要來得強大。
而下圖是自己的治療與轉型的歷程,在過程中做了大量的學習,理解身心反應狀態,瞭解如何面對。前面會很糟糕,中間會很混亂,但請別忘了,即使這樣,你還是可以有很多選擇和方法,讓你的人生變得更好。
(關鍵字為個人歷程中的應對與學習成長方向,未來會一步一步分享)
你擁有的比你想像的還多很多
悲傷五階段都是以"我"的角度沉浸在痛苦中,會忽略掉周遭親朋好友對你伸出的援手,以為只能一個人承擔承受所有過程。你絕對不是一個人,也不該只剩下治療這個目標,治療只是個過程,不是目標。提供之前上戰場前的經驗參考,
一、招喚好友們來聚餐
通常我們喜歡把最好的自己呈現給別人看,反之,脆弱憔悴狀態下的我們,會努力藏起自己。不要因為生了這場病而覺得不好意思面對大家,如果你散發出這種氣息,朋友們也會感受到而不知怎麼面對你。其實大多數的朋友都很樂意願意給你力量與幫助,只是怕打擾到你,也找不到接觸你的機會。
如果你願意,可以藉由聚餐名義來邀請好朋友們,為你在這條抗戰的路上加油打氣,你也會因此充滿正能量來面對接下來的治療。而分成幾場小群聚餐來辦是個好形式,不僅可以吃多一點吃胖一點(整個療程可能會瘦個10公斤),也可以補充隨著時間流逝掉的能量感,一直延續到治療開始最好。
而治療中就只要好好地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就行了,你可能會因為治療副作用吃不下東西而感到無助,甚至是討厭現在的模樣。這都是正常的,因為這是我們第一次面對、看到最糟糕的自己。接納接受現在的樣貌,努力做到自己的極限就好。當你低落的時候,想想、看看與朋友聚餐的照片和畫面,補充你的正能量。即使當下因為嚴重副作用,真的只吃得下一兩口,也要告訴自己「目前的我很不錯」,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就是「很不錯」。
二、想像自己治療完成的新美好樣貌
治療中會不斷出現與看見最糟糕的自己,這會把你推向更無助深淵。這時候如果能讓你看到或發現更好的你,有助於提振你的士氣繼續對抗疾病。想像具象且美好樣貌,需要搭配一項具體的目標。
回頭想想,你最喜歡哪個時刻的自己?
我們最喜歡自己的時候,大多是來自於你克服、挑戰、完成了一項高於你目前程度一點點的目標。這個目標會讓你有期待感和希望,也有助於幫助你想像自己治療完成的美好樣貌。而這個目標在自我低落狀態下,最好是有夥伴陪伴來一起完成,帶有意義感的任務。任務可以是建立在你原本舊有的習慣,且這個習慣的完成本身就有些強度,例如自行車、跑步、游泳、登山、閱讀、志工、環島、出國、進修...等。
我自己的話,則是在治療前與朋友約定並報名,回家鄉跑一場半程馬拉松來慶祝勝利。當心中有了這個承諾與目標,治療期間有助於分散我的痛苦注意力,會讓自己活得更有目標、有動力。
※結論
當你或你的親友遭遇到重大變化的時候,絕大多數的人是無法意識到自己正在經歷「悲傷五階段」。
希望大家永遠都不會遇到。以下提供不小心遇到時,能夠快點自我調適過來的方法:
●讓自己有過"極限挑戰"的經驗。
透過刻意且安全活動,例如馬拉松、三鐵、極限運動、登山、破紀錄...等高強度的挑戰,讓身體和心理記住困境下如何反應的記憶。這樣做,除了能讓你更健康之外,更能增長你的心靈肌肉。
透過刻意且安全活動,例如馬拉松、三鐵、極限運動、登山、破紀錄...等高強度的挑戰,讓身體和心理記住困境下如何反應的記憶。這樣做,除了能讓你更健康之外,更能增長你的心靈肌肉。
●找到自己的"教練"。
指定親朋好友中,你信任且可靠的人做為「教練」角色。教練的任務只有三項:陪伴、提問、提醒&追蹤。不給答案、不幫忙做、不說教。如果沒有的話,也可以透過想像自己敬仰的對象,會如何建議你可以怎麼做。
接下來會一篇一篇分享我的歷程、學習與應對框架。
不需要有痊癒的那一天,而是要重新評估生命"真正重要的事",精采「活在當下」每一刻。
(提供表單自我檢視,目前的你在哪一階段呢?也別忘了你擁有的!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