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逆商》

你曾經克服過最大的困難是什麼?經歷了怎樣的過程和方法?

美國將軍巴頓:「衡量一個人成功的指標,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,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」。這反彈力就是「逆商」。
進一步解釋的話就是:「逆商表示挫折承受力的指標,反映的是人們面對逆境和挫折時的心理狀態和應變能力」。

本書以較科學的方式,整理出逆商的樣貌以及如何應對逆境,讓我們不再只是模模糊糊不小心成功,而是用具體且系統化的步驟教你如何解決逆境。

逆境三支柱
●認知心理學

面對逆境時,你的慣性認知總是在做悲觀歸因?還是樂觀歸因?
是不是如同大象般,只需要一小根定在地上的木頭,就足以讓你拴住在原地?
因為你對自己的習慣性悲觀歸因,導致「習得性無助」陷入在焦慮無助的惡性循環痛苦中?
習得性無助:「經過某事後學習得來的」無助感。做什麼都沒有用的想法,不斷在心裡反覆的內化,從而削弱主體對事物的掌控感。

●健康新論
你「覺得」自己對於不力的事件掌控度有多少?
透過實驗證明,習得性無助的老鼠罹癌率是實驗組的2.5倍,對照組的2倍。
習得性無助或者是掌控感缺失的癌細胞攜帶者,更容易引發擴散,甚至會引起癌症。
試著讓自己重新找回與定義你的自主能力。

●腦科學
你學了多久才知道不要去碰熱爐子?不是一秒而是100毫秒,就足以讓你瞬間養成習慣。
"21天養成一個習慣"並不可靠。
重要的是,訓練自己的大腦對逆境發出響亮的警報,這會讓你意識到你該如何做下一步。
要改變壞習慣,就必須從大腦的意識區域開始,開闢出新的神經通路,在瞬間達成新的認知,塑造新的習慣。

逆境維度CORE
●Control-掌控感
不要企圖一次一口氣就想完美解決逆境,要一點一滴進行小習慣、小改變的小攻克,累積自己的掌控感和自我效能感。
逆來順受、聽天由命說的不是要放棄努力,而是在你最大的掌控前提下,順勢而為。

●Ownership-擔當力
你有多願意承擔責任,就多有能量應對逆境。
通常造成我們陷入逆境的起因大致可以分成兩類:內因的宿命論,外因的不可抗力。
我們要做的是,清楚認識到使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,承擔一切責任,採取有效行動。
從「我」開始。

●Reach-影響範圍
我們要學會建立自己的情緒防火牆。
限制逆境所產生的負面影響範圍與層面降至最小,並把挫折視為特定事件,而非一連串的潰堤影響。

●Endurance-持續性
逆境會持續多久?逆境的起因會持續多久?
重新界定我們的逆境時間,讓我們還看得到希望,才有可能起身行動。


逆境應對LEAD
●Listen-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
發現逆境,才能應對逆境。
讓大腦保持警覺得能力,會讓我們迅速做出反應。當你發現意識到逆境出現時,試著做出自我提示的行為。
例如,逆境來時拍一下大腿、帶橡膠手環彈一下、AHA...等等

●Explore-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
過分自責和推責都會降低掌控感,而願意探究是一種負責且自主掌控的行為。
從逆境中發現與累積教訓和經驗,並對結果承擔起責任時,就能重拾掌控感促使自己行動。

●Analyze-分析證據
有什麼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?
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?
有什麼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?
答案是都沒有。一切都是你焦慮無助下的假設。
你絕對不是世界上唯一最痛苦最不幸的那位,去了解其他類似經歷卻成功克服逆境的人之後,你的逆境是否還難以克服?

●Do-做點事情
列出你的任務清單,
選出你要優先執行的行動,
決定哪個時候做這件事,
最後反思行動結果帶來的回饋與下一步修正。
記得,沒有行動的困擾/困境/問題,就是逆境。

※結論
逆境不全然是件壞事,反而大多時候是成長契機,如同飛機也要逆著風才能乘空往上飛翔。
這需要端看你如何看待「逆境」,也就是你的認知是怎麼詮釋解讀。
如果你認為它是一把傷人的刀,那你會想到流血受傷的畫面;反之,如果你認為它是輔助你做出美食的刀具,你的焦點自然會放在如何善用它,善其事利其器。

選擇,從來不會只有一項可以選,而是「你認為」只能有一項。
「逆」不是只能代表對抗的直球對決方向,別忘了你還有不同角度可以切入,試著找找屬於你能發揮施力的角度。
「境」也代表著框框,你給你自己多大的框,你就擁有多大的資源,活在多大的世界。

FB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Mr.Black.AgileLife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