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場修煉 - 機會有時候比實力更重要!!但你要懂得把握~
【機會有時候比實力更重要!!但你要懂得把握】
最近有位離職的A同事面試到總監位置,對於現在的他來說,等於是直接連跳了三級,既是期待又怕受傷害。所以來找吃飯聊聊,有沒有相關經驗能建議。
最近有位離職的A同事面試到總監位置,對於現在的他來說,等於是直接連跳了三級,既是期待又怕受傷害。所以來找吃飯聊聊,有沒有相關經驗能建議。
這位前同事也是我曾經帶過的,很有想法、個性但總是自己來,雖然算是有潛力但沒有用對方式,職場上沒能好好發揮,有點可惜。不過秉持著助人與惜才的心,就赴約聊聊,並把過程中的談話做摘要分享給剛好有此機遇的人囉!
同事A話一開始就問我,想了解當主管的經驗。從這句話就知道,嗯,他真的還沒準備好,不過沒關係,機會有時候比實力更重要,只要記住讓自己在過程中成長就行。
我做了發言權的調整,先稍微問一下他目前的背景(面試、公司、團隊、老闆、工作、期待...等等),摘要一下情境:
公司20人團隊,老闆想請他從無到有建立出美術團隊,以往都是外包方式進行,現在想整個風格轉換。
光這個背景分析就很有趣,原本A同事想請教的是如何管理,如果就如他想要聽的主題,太多也太廣,沒親身經歷,講了也是淪於"別人的故事",聽了就忘了。既然知道背景,那就分析二點給他,讓他好好先做好這二點再說,講太多也會忘記。
情境背後包含以下幾點需進一步了解-
公司20人團隊:
●老闆的產品期待?
→有賺錢的產品才會有編制,產品未來的收入發展、考量,能規劃出幾位編制、能力的團隊
從無到有建立出美術團隊:
●老闆為何想建立自己的美術團隊?
→期待的目標(產品相關、技能專業、成本考量、未來團隊與成員發展規劃)?
●老闆對團隊期待?
→國際水準還是有一定的容忍度,可以慢慢訓練培育,或是到時取代或擴編?
●自我規劃,初期比較像專案管理,要很清楚自己要有哪些資源才能達成
以往都是外包方式進行:
●老闆為何想從外包變成內部?
→外包在目前配合情況是不是有困難(工作模式、期限需求、成本考量、人員配合)?
現在想整個風格轉換:
●期望日期,決定要多少專業、人力來支撐
●自我定位,自己的領域上的專業如果不一樣,該扮演怎樣的角色與召募怎樣的人才做互補
●最重要的還是 - 美術與目前工程師工作的預期的流程開發方式
→這點通常被忽略也是與日常關係最大的,建議要花時間溝通未來雙方的合作模式,工程師目前的能力、個性、狀態等等,也都會影響到要召募對象的需求。例如,如果目前工程師喜歡也願意較多的溝通,那就要以能召募到也能溝通的人員。
有了以上的資訊依據,就非常好安排下一個動作,但大多數的人會感到不安心,往往都是前置作業做的不足,導致心理不踏實,也錯出了較大成本的決策。
例如可思考的策略:
→假設未來成長幅度不明確,且產品技術需求高,那也許外包會是較好的方式。
→假設初期因為自己的管理經驗不足,想降低管理複雜度,先建立出流成制度,那資淺人員是個選項,但還是要看產品上線期限。
→假設自己的強項是協調溝通,也許初期以達成任務的外包為主,建團隊為輔。
這邊介紹個有效的框架思考方式,讓自己做好衝足準備面對未知的挑戰 - Design Thinking(設計思考)。其實只要記得做"Empathize(同理)"的動作,換到老闆、同事的角度思考一下,相信後續會自然而然的演進下去。
最後給同事A的結論:
第一 - 心態先建立好,
老闆都不怕,願意請你坐這位置了,那何必過度擔心,就好好放膽謀定而後動。
第二 - 思考、多問老闆的Why、同事的What,
Empathize(同理)。先準備好計劃,再來調整變化。如果你連"依據"都沒有,那當然面對變化就會顯得措手不及。
第三 - 紀錄與反思
記錄、自我檢討整個過程,做錯了是種經驗與過程,絕對要好好檢討修正讓下一次更好,否則它就真的是失敗的結果。
至於一開始想問的"管理",先放到很後面吧!前面就有得忙囉!
失敗不過是成功的素材之一,持續改善~加油囉!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