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兒子使用說明書》

 《兒子使用說明書》

「兒子」很有可能是最可憐的生物之一,因為稍微懂兒子特性的爸爸,通常都不是主要照顧與教育者,而是由媽媽依照自身女性的成長經驗來教育兒子。結果是媽媽和兒子互相不能理解、認同彼此的想法,也常常鬧得兩敗俱傷。


本書的作者為女性,同時也是腦科學專家,以這樣的觀點解析男性的大腦運作方式、點出男孩們常常理所當然的行為,使身為父母的角色容易理解、包容、接納「兒子」的行為後,才能進一步教育與陪伴。


摘要以下重點:


-男孩的大腦是狩獵型

目標在哪,心思就在那,對於近處的細節會視而不見。


-賦予神聖的任務當作目標

如果是隻獅子,就不要當作貓養,否則怎麼看都不順眼。


-累積失敗的經驗和勇氣

失敗經驗用過的大腦關聯迴路的臨界值會提高,訊號不容易傳遞到,結果就把頭腦打造成不容易失敗的模式。所謂的勇氣,大概是指"失敗的迴路"被繞過去了吧!


-發呆其實是變聰明的時刻

腦神經迅速發展和資訊的整理,需要依靠睡眠時間和發呆時間。


-在腦科學上,朗讀是極為重要的課程

閱讀就是"帶給頭腦不同的體驗"、朗讀則能強烈刺激腦神經纖維網路的劇烈增加。


-變得難以管教是因為大腦記憶方式正在轉變

12歲前的記憶方式是,體驗與五感的感性資訊一起記憶,之後轉變成大人腦,只記憶新舊體驗間的差異。這時期的頭腦會變脆弱及做出錯誤動作,也就是為什麼青春期的頭腦會如此不安定。


-叛逆其實是一個巨大的實驗

叛逆並不是針對人,而是針對事情,是大腦的實驗期。沒有叛逆過,可能也很難形成自己的見解。


-不全是性格問題,有時是營養問題

腦內賀爾蒙的分泌不充足、營養不均衡都會造成情緒和個性上的不穩定。


-不需要收拾的自我空間

一旦有"別人不能碰、可以一直保有的地方",除了情緒安定、集中力更好,也會培養創意能力。


※結論

先有情緒穩定的大人,才會有行為穩定的小孩。情緒的焦慮大多來自於對於未知的失控;反之,情緒的穩定則是對於事物有一定的認知和掌握感。也就是說,「認識」就能進行「預測」並帶來「穩定」,我們大人的行為舉止因此顯得從容優雅些。


★接下來可以先做的是

-深呼吸、深呼吸、深呼吸

-對自己說"他正在狩獵腦中的目標,不是我"

-練習心的對話





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