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方法導入 PART 7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問題蒐集)

【看板方法導入 PART 7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問題蒐集)】
看板方法中沒有定議回顧會議,所以取用Scrum替團隊定個正式會議,提高重視度做好每次的檢視與改善。看板方法中也沒有Sprint衝刺期,那要如何規定一個時間呢?

時間視團隊和專案狀況來開會囉!

如果團隊是既有產品持續維運的話,看板欄位中的上線欄是個好判斷點。當它被貼滿或一定數量時,就表示該來清一清回顧一下。透過回顧會議把上線欄位中的便利貼做一波整理,檢視、討論、調整做經驗回饋修正,讓團隊經驗越來越好。

當然,團隊如果是新創或是特殊任務型(通常看板較適合一直持續的長期任務),有需要時就拉個會議特別檢視一下,每個團隊都有自己的步調與節奏,倒也不用特別被拘束,也或者可以不用有回顧會議,但要記得回頭檢視就好。

記得,六個核心實踐之"落實回饋"、"由協作改善,經實驗演進"。

第一次的回顧會議,最好是在執行看板後的2~3星期,大家對於看板至少有一定概念與經驗,加上累積一定量TASK便利貼,搭配一起描述,會讓問題描述能更具體,以便於修正出屬於團隊的看板方法。也就是六個核心實踐之"讓規則明確"、"管理工作流程"。

所以,這次的回顧會議主軸是:透過描述任務單過程,定出規則與工作流程。

第一次開會地點盡量在看板面前,讓環境與討論是融入的,如當下有任何看板的反應問題,也都能馬上指出來說明。

以下提供大概的步驟
●任務回顧檢視 - 使用ORID
→請大家先來認領上線欄位中自己的任務單
→底下聽的人分二組,一組用O(黃單),一組用R(紅單)分別紀錄
→每個人講完就到ORID海報底下貼上位置
→中間如果有講到看板相關,需要做觀念引導,別人講完後,主持人再上去補充說明
→全部講完後,休息時間,請大家把I 、D補上
●看板規則討論 - 使用world cafe討論方式
→延伸回顧會議的想法與改善,放到看板應該要有的流程、元素、規則、問題處理...等等
→分四組(一桌長一副桌長,組長與EP,不動)
→輪三次,主題分別為:流程、元素、規則、問題與整合
→最後一次輪桌,請大家畫上時間軸,把剛剛討論的貼到相對應位置,並補上不足夠的活動
→各組意見分享
→所有意見匯整成一張

這麼做的用意,就是希望團隊訂出屬於這團隊風格的規則與流程,而不是教練或顧問訂出。自己立下的規則也較能自主執行,教練只要輔助不要歪掉就好,即使有點小出錯也沒關係,不用刻意去修正,因為本來就是要在失敗中成長,有時太順還會讓人覺得怪怪的不安。

結論:
第一次的回顧會議包含了二個大議題,一個是TASK,一個是看板。所以要投入的時間至少半天以上,請自行斟酌運用。再來是ORID聚焦討論法的I與D,在沒有一定經驗下,其實很難在短時間寫出來。可以先把這次當作問題的蒐集,再另外拉個會議收斂討論D,也就是上一篇提到的三個核心問題「資訊與認知落差」、「時間管理」、「消除浪費」,怎得出的呢?下一篇再來說明說。

補充:
提供當時反應的看板相關疑問給大家參考囉!
●看板的資訊很難找到自己的負責需求單(因為除了開案外,其它地方也有任務單,不應該)
●費時,電子看板能自行編排,能看個人案子,會更有效率
●可了解組員工作排程,工作不會被打斷
●看板任務與實際做的事情不一致,需多花時間了解案子,希望有暫停標籤
●站立會議人數過多,浪費時間
●看板無效,看不出自己的排程
●淪為型式
●看電子看板與實體看板東西一致
●群組上的雙向同步重要度大於看板
●組長可看到組員的工作情況,有幫助
●看板無法反應個人例行業務的情況
●看板無法精確評估個人時程
●無法呈現工時的表現
●看板上的描述不是很直觀
●無法反應固定工作
●進行項目無法反應(部門)上版時間不一致,合版時間長,時間無法呈現
●開發的"分析"欄位的定義模糊
●Bug插件需反應出來(解bug時間)
●多重業務無法在看板呈現
●看板如何顯示"代理"問題

有些是真的問題、有些是觀念、有些是行為、有些是心態,不一定要馬上解。因為是採用漸進導入,時間到了自然會解掉,只要大家明確知道自己接下來的規劃,也知道到時會改善就行囉!而這正是本次會議要呈現的主軸"讓規則明確"、"管理工作流程"。
如果不是預期會出現的問題,那就要好好思考一下該如何協助解決。

上一篇:看板方法導入 PART 6 - Daily 迭代(資訊與認知落差)
下一篇:看板方法導入 PART 8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問題共識)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