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板方法導入 PART 5 - Daily 迭代(時間管理)

【看板方法導入 PART 5 - Daily 迭代(時間管理)】
初期導入看板或Scrum時,最好運用的時間就是每天站立會議時間,雖然只有短短15分鐘左右,但我都會細心觀察團隊資訊內容、遭遇的事件、相對應處理動作,來做為觀念或行為強化或引導。

比方說,有人反應TASK上面看不出關鍵日期,不確定有沒有壓線。

觀察到此反應後,就會運用Daily完後的五分鐘說明。如果需要,可以加上日期來判斷,但Task都是親自寫上,理論來說,當事人會最知道哪些關鍵日期快到,需要注意提醒,每天會議應該也會互相提醒。當然,加會比較好,但有機會還是會透過問句來讓大家反思。

一開始進行看板時,都會使用最簡單、基本滿足就好的規則和欄位,由團隊遇到問題後,慢慢思考然後自行加入。這有幾個重點,

一來是,既然有需求要導入看板,想必團隊狀況可能呈現混亂狀態。所以一開始用「減法思考」方式來進行收斂,也就是用最小原則執行看板。當不足時,再來討論思考是否加入規則。因為「加法思考」對於大腦相對容易處理,「減法思考」則需要多花幾步去思考原因,才能決定該如何刪減動作。

二來是,讓團隊親自動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看板方法,會提高認同度,進一步積極參與改善流程。

以上概念簡化說,其實就是善用站立會議所觀察到的反應,持續做改善。

上一篇看「板方法導入 PART 4 - Daily 迭代(消除浪費) 」,而這篇主要焦點在「時間管理」,站立會議除了 專案資訊同步→重新計劃任務 以外,還可以做體質調整,有了正確觀念和習慣,看板才能發揮更大效益。

先列一些實際情境會反應的時間相關問題:
●開發進行中的TASK是只有今天?還是所有開案後的?
●已經做完的任務,但一個月後才要上線?
●零散的工作項,但會佔掉很少時間是否該貼?
●覺得目前效率有受到影響,因為每天要Daily花時間
●開會是否也要貼上TASK單?
●TASK在開發欄位停留太久?
●TASK在自測欄位停留太久?
●看不出任務單要花多少時間做?
●順手做掉的事情是手要貼?
●看板上無法呈現工時表現
●時程不合理
●會議太多沒結果
●看板需求單不容易搜尋

以上有些是看板、有些是現況反應、有些是問題,即使這樣,我們還是要非常清楚知道,看板能處理什麼,不能處理什麼,可千萬不要覺得套入看板,萬事OK。

透過看板和站立、回顧會議,陸續會曝露出團隊原本就存在的問題,做些分類、歸納哪些交由主管去處理,哪些做體質、觀念調整。所以做之前,先來了解一下「時間管理」觀念是什麼,讓大家有概念後,再來講改善動作。

先來看看wiki對於時間管理的定義:「時間管理就是用技巧、技術和工具幫助人們完成工作,實現目標。時間管理並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,而是更有效的運用時間。時間管理的目的除了要決定該做些什麼事情之外,另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也是決定什麼事情不應該做;時間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,而是降低變動性。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透過事先的規劃,做為一種提醒與指引。

其中 時間管理的七條反思 ,個人覺得寫的很好,讓原本對時間管理有錯誤認知的人突然頓悟,對於體質調整非常容易懂。接下來只需要在對的事件、時機點,再次提出來引用,思考下該如何改善並定出行動方案。

我最喜歡裡面一句,「時間管理不是解析任務,而是認識自己。

在看板初期,會鼓勵大家先把看板當作個人看板使用,有做了哪些事情都紀錄上去,並寫下花掉的時間,長期下來會回饋到一些資訊,
●把時間都花在哪些地方(都做哪些事,有沒有刪減或討論空間)
●平均下來,一天能有多少工時在專案上(了解自己有多少時間可用,才不會發生錯估情勢)
●自己做事情的順序和方法(事後在檢視優先序讓下次更好)
●做完後如何安排下一步
●做事的原則和邏輯,養成好習慣

自我了解後,對於知道自己怎麼做事、要做什麼,做決策也會較正確,然後能享受每一刻。

以我自己為例,我知道不喜歡一直切換工作內容,這樣會很沒效率。所以通常會把會議或瑣碎的事情,放在時間的頭(上班剛開始、午休後)或尾(午休前、快下班前)。另外也會把瑣碎的事當作一種"休息",當一件事情做的時間較長,通常腦袋需要輕、易的事情,轉換一下處理,反而會讓難、長的任務靈光一現、加速處理。

結論:
看板方法原本就是來自豐田汽車製造業,對於效率有一定的焦點重心。同樣都是只有24小時,要如何讓時間更有效率被運用。以資訊腦力密集行業來看,個人覺得,如果每個人自己都認識自己,並很有效率規劃自己執行的任務且正確,這艘船能不快嗎?

上一篇:板方法導入 PART 4 - Daily 迭代(消除浪費) 
下一篇:看板方法導入 PART 6 - Daily 迭代(資訊與認知落差)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