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&A - 敏捷中不開回顧會議會怎樣?

【Q&A - 敏捷中不開回顧會議會怎樣?】
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敏捷流程的樣貌與解讀,甚至會自己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論或做法。這是好事,就「守、破、離」來說,說不定已經到達「離」的境界,隨心所欲而不越矩。
當然,在此之前,請先確認前二個階段都經歷過,才能確保你不是貌合神"離"的離,否則SM可真是"誤"人子弟囉!

前幾天的交流中,有個問題是,團隊只有開Plan、Daily、Review但不開Retrospective?
就此現象我們來探討一下會有怎樣的影響。這觀點沒有對錯,也許團隊真的是這種個性、高水準表現,一樣能交出好產品、好品質,那就沒問題。

我們先拉回一般團隊討論,如果沒有開回顧會議會怎樣呢?

情境想像一下流程,做完Review後,在新的Sprint開始前,把實體任務板上的所有Task全撕下來,Reset然後展開新的衝刺,全新空白的任務板展開。

再來看看一個實驗,從樂高實驗發現意義的重要性(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),實驗內容是這樣:
實驗中,要求參與者組裝樂高生化戰士,把參與者分成兩種不同條件的組別。

我們提供第一組參與者每人 2 美元報酬,組裝出第一個戰士。我們告訴參與者,實驗結束後,我們會把他們拼好的戰士拆掉,把積木放回盒子裡,再讓下一組參與者用同樣的一批積木組裝戰士。

當這些參與者組裝出他們的第一個戰士後,我們把成品放在桌下,稍後再拆掉。然後,我們問:「這一次報酬少了 0.11 美元,給你們 1.89 美元,你們想不想再組裝一個?」如果對方同意,我們便再給他一組積木,等他組裝完畢,我們再問一次。以此類推。到了某個時候,參與者會說:「不做了,划不來。」這一組每人平均組裝了十一個戰士,獲得 14 多美元。

第二組的參與者也獲得到一樣的金額,金錢報酬條件與第一組相同。不過,這一次,他們完成一個戰士、著手組裝下一個的時候,我們就在他們面前把前一個作品拆掉,等到他們完成手上的戰士,我們便把拆好的積木放回盒子裡。

第一組參與者是在我們所謂的「有意義」條件下組裝積木,因為他們可以感覺到自己滿意地完成了工作。我們稱第二組的條件為「西西弗斯」條件,命名自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。他被眾神懲罰推石頭上山,等他好不容易推上了山頂,石頭又滾下山,一再重複、永不止歇。這些在西西弗斯條件下組裝積木的參與者,平均只拼了七個戰士,比那些在「有意義」條件下的人少了四個。

剛剛描述的Sprint新展開過程有沒有覺得很像呢?

Scrum指南:"Sprint Retrospective 提供 Scrum Team 一個自我檢視的機會,並建立一個改進計劃以便在下 一個 Sprint 中落實。"

這個過程(儀式),其實隱藏著團隊把過去付出的心血檢視並賦予意義,增強動機行為,也在過程中漸漸感受到自己的成長。這一連串的自我回饋,如同系統思考中的增強循環,讓敏捷更紮實,續航力更長。

回顧會議有很多種型式,我最常用的是利用ORID來自我檢視,不過需要先把ORID的技巧教導團隊,讓成員自然而然的就能思考。

回顧會議大概流程:
撕下各自Done任務單→每個人講自己手上任務單過程→參與者使用ORI來反饋→D會在提問過程中產生→落入下一次Sprint時的改善計劃。

所以不開回顧會議會怎樣?少了一個成長的機會、多了一個無意義感,如同西西弗斯落入「永無盡頭而又徒勞無功的任務」。

人不會一直重覆做某件事情而變專業,一定是透過反省過程獲得經驗,有目的不斷嘗試,然後才成為專家(刻意練習)。不僅僅只在專案開發,生活處事中,如果能加入回顧時間,修正一下行為、心態再出發,大神離你不遠囉!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