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19的文章

敏捷 123起步走~

圖片
【敏捷 123起步走~】 最近在公司試驗了小班敏捷體驗專案,先來介紹背景,再來分享過程。 背景:5人,專案大小2個月內,有4人未接觸過敏捷,意願高,技術中上,授權度高 算是極品團隊,那要如何讓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大家了解敏捷框架並實際開發呢? 當然就是發揮"做中學、學中做"的精神。雖然專案小、團隊小,但也不能馬虎應付敏捷步驟,否則反而適得其反。 分享過程,還是要提醒一下,每個團隊人員和公司文化不同,不一定能全套用,別人的解藥可能是你的毒藥,參考就好囉! 【啟動 - 為何敏捷】 ●啟動會議 - 1.5小時 ●團隊建立活動,信任的開始,讓大家先透過活動來認識彼此 ●透過會議來向團隊稍微介紹一下敏捷核心精神,接下來會做哪些事情,讓成員有心理準備 ●主軸內容: 面對VUCA時代、 由代工思維轉變成產品思維 【第一次Planning meeting - 成就感】 ●讓團隊容易上手為主要訴求 ●簡化過程,先請PO寫好這次Sprint要的User Story,討論過後,直接讓成員寫下Task ●這次的User Story要特別與PO設計一下,是容易拆出且不需要太多討論的項目 ●訂些Task寫法規則,便利貼右上名字、右下粗估工時、完成時打勾、意外時標記 ●因為專案規模不大,使用User Story Mapping取代To do、Doing、Done看板,讓系統全貌能慢慢浮現(這步要好好想一下) ● 不用一步到位,過程中漸近調整就好,讓團隊成就感大於挫折感,也是個近程勝利 【Daily - 一天一觀念】 ●透過每天的Daily後,補上相關的觀念 ●以下的圖都會列印出來,然後貼在看板旁 ●適團隊狀況或事件給予相關資訊,下圖是第一個Sprint會提到的 ● 與其一開始把這些都說完,還不如慢慢釋出消化,讓資訊更貼近實際狀況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  【第一次Review - 產品思維】 ●第一次如果可以的話,安排以內部Review為主,而這樣就需要在第一次的Planning meeting項目調整一下 ●先讓成員理解這個會議是什麼,並 鼓勵Demo者使用非技術(產品)語言來說明 ●以產品思維做任何的

職場修煉 - 做得多不如做得巧

圖片
【職場修煉 - 做得多不如做得巧】 前一陣子在活動中,遇到一位28歲想從倉管業轉職到遊戲業的男生,估且先稱他為A。A很有心,為了做好轉職準備,放下工作去職訓局上課五個月,最近結訓的他開始要找工作,身為職涯規劃師(GCDF)的我,有緣正巧碰上了,給了些建議希望能讓他順利轉職成功。 A背景摘要 A做倉管有四五年時間,直到今年發現自己對遊戲業很有興趣,於是參加職訓局授課,期待上完後能順利轉職。職訓局在結訓後,大部份有一個流程,就是邀請企業參加並當下做個簡短面試,如果合意的話,會再進一步邀請進公司面談。顯然的,A應該是沒被選上或者是不喜歡來面試的那些公司,所以才需要自己再找工作。 職訓局的結訓課程都是以小組為單位,共同作出一個作品,也有可能是獨自一人做,但大部份就是小組。既然是小組,就會有分工,每個人負責的工作內容不一樣,比重也不一樣。問了一下A,A是負責程式部份,自己覺得佔了50%比重。其實這樣對一個公司的程式設計師來說,有點偏低。 一、 A結業後二個月,還沒主動面試找工作,有聽聞其他同學一些面試經驗,會問一些程式語言基本觀念,似乎讓他有些怯步。所以打算再花二個月時間自學後,再主動去找投履歷面試。當下問了想自學什麼,卻又有些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。 這好像是這世代的常會發生的現象,對於未來的未知感到不安,卻說不出個所以然,但堅信要動手自學些什麼,好似就可以解決此焦慮然後達成。 二、 之前遇到好幾位都有同樣的想法,當然,首先要肯定他們的是,對於自身問題的覺察是有的,大概就贏50%以上的人,是一種自我預警。大多數人是沉浸在安逸的環境下,不覺有什麼困擾,或者是問題明顯發生了才求救,也都比較難處理。 發生這種狀況後,如果能更進一步自我釐清要做些什麼、怎麼做,讓行動發揮更大效率,不僅可以縮短歷程,大腦思考更是高層次的提升,好好利用此機會讓自己在轉職的過程也轉個腦袋。 通常這時候的腦袋有些打結、想不通或出現盲點,不知如何處理,所以會強烈出現"須要"動手來降低不安,而不是"想要"。這時靜下心來,好好有系統性的全面思考,或者找朋友或專家諮詢,從客觀角度提醒下,會有很大收獲。而這次收獲的經驗,將讓你下次又遇到時,比較有機會能做出順暢的反應。 三、 由於時間關係,直

Q&A - 敏捷中他說做完了,可是怎還少30%沒做?

圖片
【Q&A - 敏捷中他說做完了,可是怎還少30%沒做?】 這也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困惱,"PO覺得應該是這樣,但實際結果確和自己想的少30%?" 首先,先來理解一下,自己的30%和別人的100%是如何各自解讀的。任務板上通常稱為靜態資訊,是屬於不會變動的。而在每個人的大腦叫作動態資訊,這種會隨著自我預設、假設而產生不同。但理論上,這些會在Planning meeting、Daily中縮短、對齊你我的資訊才對,如果還發生這種情況該怎辦? 通常會這樣說的人,大概都是PO,開發人員一定都是身在其中,認為自己是已經全部完成的。所以,極有可能是某些環節歪掉導致這樣結果,從頭檢視有沒有可以改善調整的地方, Planning meeting: ●需求描述太大,以至於寫任務時會遺漏,不妨縮小描述,讓開發Team自然而然展開正確需求任務,也能從全部展開的Task中,再次確認跟PO想像的有沒有落差 ●SBE ( Specification By Examples 實例化需求 ),透過關鍵實例的描述再次讓資訊落差縮小 ( Specification by Example 中文版:團隊如何交付正確的軟體 ) ●DoD (Definition of Done 完成的定義) ●AC(Acceptance criteria 驗收標準) Daily: ●每日的自我檢視,搭配以上的定義,如果有問題的話,會在執行過程中發現,再去找PO確認;當然,如果沒有上面那些定義的話,就只能做到最後才發現 ●如果真的是重要項目,PO必要的話也可以在該項目執行中,也加入關心。 Review: ●PO通常在這時候才發現資訊落差的現象,先以產品和利害關係人回饋為優先,觀察、記錄會議過程,也許能從中發現為什麼有落差的原因。 Retrospective: ●好好了解一下,為何發生這種落差。除了避免下次再發生,也稍微討論一下可以如何補救落後進度。 除了這些工具以外,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訓練這樣的邏輯思維,這樣在才不會又發生你聽你的我說我的冏境。 PREP溝通法則 ,這也是簡報常使用的方式 POINT=結論 REASON=依據 EXAMPLE=具體事例 POINT=強化與重申結論 結論: 如果透過以上的方式還是一直發生,應該就不是工

Q&A - 敏捷中不開回顧會議會怎樣?

圖片
【Q&A - 敏捷中不開回顧會議會怎樣?】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敏捷流程的樣貌與解讀,甚至會自己發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論或做法。這是好事,就「守、破、離」來說,說不定已經到達「離」的境界,隨心所欲而不越矩。 當然,在此之前,請先確認前二個階段都經歷過,才能確保你不是貌合神"離"的離,否則SM可真是"誤"人子弟囉! 前幾天的交流中,有個問題是,團隊只有開Plan、Daily、Review但不開Retrospective? 就此現象我們來探討一下會有怎樣的影響。這觀點沒有對錯,也許團隊真的是這種個性、高水準表現,一樣能交出好產品、好品質,那就沒問題。 我們先拉回一般團隊討論,如果沒有開回顧會議會怎樣呢? 情境想像一下流程,做完Review後,在新的Sprint開始前,把實體任務板上的所有Task全撕下來,Reset然後展開新的衝刺,全新空白的任務板展開。 再來看看一個實驗,從樂高實驗發現意義的重要性( 動機背後的隱藏邏輯 ),實驗內容是這樣: 實驗中,要求參與者組裝樂高生化戰士,把參與者分成兩種不同條件的組別。 我們提供第一組參與者每人 2 美元報酬,組裝出第一個戰士。我們告訴參與者,實驗結束後,我們會把他們拼好的戰士拆掉,把積木放回盒子裡,再讓下一組參與者用同樣的一批積木組裝戰士。 當這些參與者組裝出他們的第一個戰士後,我們把成品放在桌下,稍後再拆掉。然後,我們問:「這一次報酬少了 0.11 美元,給你們 1.89 美元,你們想不想再組裝一個?」如果對方同意,我們便再給他一組積木,等他組裝完畢,我們再問一次。以此類推。到了某個時候,參與者會說:「不做了,划不來。」這一組每人平均組裝了十一個戰士,獲得 14 多美元。 第二組的參與者也獲得到一樣的金額,金錢報酬條件與第一組相同。不過,這一次,他們完成一個戰士、著手組裝下一個的時候,我們就在他們面前把前一個作品拆掉,等到他們完成手上的戰士,我們便把拆好的積木放回盒子裡。 第一組參與者是在我們所謂的「有意義」條件下組裝積木,因為他們可以感覺到自己滿意地完成了工作。我們稱第二組的條件為「 西西弗斯 」條件,命名自希臘神話裡的西西弗斯。他被眾神懲罰推石頭上山,等他好不容易推上了山頂,石頭又滾下山,一再重複、永不止歇。這些在西西弗斯條件下組裝積木

Q&A - 敏捷中有人不敏捷該怎辦?

圖片
【Q&A - 敏捷中有人不敏捷該怎辦?】 前幾天有個交流討論的問題是這樣的:在執行Scrum時,遇到有人不配合協作,Daily不參加的情況,該如何處理? 先來看看 Scrum指南 的對於Scrum Team的描述,倒也不是非得要遵照著執行,先看看最好的標準,心中才有依據該如何下修決策。 "Scrum Teams 是一個自我組織和跨職能的團隊。 自我組織的團隊會自行選擇最好的方式來完成工 作,而不是被團隊外的人指示如何做。 跨職能的團隊不需依靠非團隊成員而擁有所有完成 工作所必備的能力。 Scrum 中的團隊模式是設計用來將彈性,創意,和生產力最大化。  Scrum Team 必須證明自己在前述的情況和錯綜複雜的工作中越來越有效。" 指南期望能在"對的團隊"之中,生產力最大化,由團隊反應並自我決定該如何做,不過這還有團隊成熟度的問題。假如裡面的人員都足以做出最好的決定,團隊自然而然就會發生選擇行動,大多情況下,還是要SM或主管輔導或介入。 回到問題本身來分析,通常在建立Scrum Team時,會先找心態開放與意願較高的人選為優先成為示範團隊,這樣不僅可增加推行成功率,也能讓這群人未來成為種子教練或傳道士。 當然,現象往往沒有這麼美好,公司有可能以現有組織狀態直接導入敏捷,就會發生"強迫在一起的敏捷",只有肉體沒有心靈,然後就產生為敏捷而敏捷的聲音。真不幸發生的話,該如何做補救呢? 第五項修練:顯而易見的解往往無效。 過路人遇到一位醉漢在路燈下,跪在地上用手摸索。他發現醉漢正在找自己房屋的鑰匙,便想幫助他。問道:「你在什麼地方丟掉的呢?」醉漢回答是在他房子的大門前掉的。過路人問:「那你為什麼在路燈下找?」醉漢說:「因為我家門前沒有燈。」 在日常生活中,應用熟悉的方法來解決問題,好像最容易,因此我們往往固執的使用自己最了解的方式。 當我們努力推動熟悉的解決方案,而根本的問題仍然沒有改善,甚至更加惡化時,就極有可能是"非系統思考"的結果。所以,最好以系統全貌先檢視一下目前狀態,再去做行動方案。千萬不要只看眼下事件急救章處理,埋下更大的地雷。譬如說,A不參加Daily,就訂團隊規範條款來因應、放任不管、同儕壓力迫使他加入,

職場修煉 - 第一次團隊合併就上手

圖片
【職場修煉 - 第一次團隊合併就上手】 假如你的部門要被合併時,該做哪些事呢? 這種經驗很難得,剛好,幾年前有這經驗來與大家分享,希望大家都沒機會遇到。如果不幸遇到的話,每個團隊與公司狀況不一樣,所以面對的方式也會不同,就參考囉! 身為主管,當然是希望整個過程不僅僅只是順利,更希望雙方能滿意。提供之前的步驟參考 ●預先計劃 既然想要透過合併過程得到些成長經驗,好好的分析、計劃是少不了的,預想一下哪些事要讓它發生、哪些人要預先告知討論、雙方可以有哪些討論空間...等等。讓整個計劃經過設計,才會發揮到最大效益。 例如,先跟另一位合併的主管商量,接下來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,讓雙方都有準備的情況下,事情才會順利交接。而一開始就先跟對方主管說好,會有一個會議,由組長親自表達合併後規劃。一來,讓成員有些掌控權降低不安,二來,透過這會議讓對方主管更認識他們。 ●先調整心態、心情,才能看清方向 成員面臨這事件通常都是慌亂的,但結果不一定是不好的,只是大家怕害的不是改變,而是未知的不確定感。 這如同團隊剛要敏捷時,對於要做些什麼,會發生什麼變化,整個心思和焦點都被這不安因素佔據,完全沒法看到其它正向面。好好說明並讓成員都理解為何要合併是基本,但也通常停止在這一步驟。如果能再多說明接下來可能的情境,成員能在腦中形成想像,可以降低焦慮和不安感。 ●賦能自我探索 有了上一步的心情穩定後,大腦就可以正常發揮。主管如果能讓成員藉由這次難得經驗也獲得經驗成長,這將是雙贏。千萬不要只是等待時間的到來,然後合併,結束了這過程,很浪費。那要怎利用呢? 簡單一個概念,就是把 原本只屬於主管的事,變成大家的事 。也就是說, 請成員在合併前,好好思考對於自身會有哪些影響與改變,並請各組長分組帶頭討論。 主管創造這討論空間,成員自然而然會去找合併的團隊探聽,間接賦權成員,讓他們有機會思考,也有機會掌握接下來的改變。這也是降低合併負面感受的好方法,主導權一半給團隊,自己可以如何與想要怎麼做的發揮空間。 ●回饋與調適 記得,任何討論的過程,主管最好都是被動的。例如,組長和成員自己發起的討論,沒有主管在,會有更開放、安心的討論。主管只要在最後的結果整理好後,另外拉個會議給與建議和回饋就好,藉由過程引導成員成長。 當然,前期信任和安全的失敗環境要先建立好,才有機

從 阿喜法則(ARCI Model) 來看 Scrum角色

圖片
【從 阿喜法則(ARCI Model) 來看 Scrum角色】 前一陣子很流行「當責(Accountability)」,大概就是「負責」升級成2.0的概念。如果說「負責」是對自己的承諾,那麼「當責」就是是對別人的承諾,所以「當責」比「負責」更具深度、廣度,唯有實施當責,把對的事情做對,才能既有效果又有效率(from wiki)。 當責裡面有用到 阿喜法則(ARCI Model) 來描述當責團隊的樣貌,用四種角色和四種責任區分。先來看看wiki如何描述各職責, ARCI法則,目的是協助任務相關者的分析與項目規畫,進而確認責任範圍。可助於角色的分配與協調。 角色可分為: A:當責者(Accountable) 負起最終責任者,是經理人,有否決權(Veto power);每個活動內只會有一位「A」,這個人必須負全部的責任。 R:負責者(Responsible) 實際完成任務者,是執行者(Doer);負責行動與執行,可有多人分工,其程度由「A」決定,他遵循「A」的領導做事。 C:事先諮詢者(Consulted) 在「最終決定」或「行動」前必須諮詢者,可能是上司或外人,為雙向溝通的模式,須提供「A」充分資訊,簡單的說就是顧問。 I:事後被告知者(Informed) 在決策之後或行動完成後必須告知者;是有關人員,在各層及各部門為單向溝通之模式,是執行的一部分。 ( 參考 ) 《當責》一書中提及,李‧波曼(Lee Bolman)與泰倫斯‧迪爾(Terrence Deal)在1984年的著作《認識與經營組織的當代之道》(Modern Approaches to 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Organizations)裡,首先提出「RACI」的概念(通稱為銳西矩陣(RACI matrix)或銳西法則),目的在於協助澄清「誰該負什麼責任?」畢竟,唯有清楚界定一項任務所有參與者的角色與責任,才能避免權責不分或推諉塞責。 然而,隨著RACI法則的應用範圍日廣,RACI本身的用字次序與用意,開始引發爭議,舉凡英國資訊工程基礎建設學會(ITIL)、顧問業者及企業,均主張「是ARCI,不是RACI」。 以A來舉個例子,就工作坊或活動來說,當人數多的時候,為了方便傳達訊息與快速回應, 大多會拆分成小

看板方法導入 - 過程總結

圖片
【看板方法導入 - 過程總結】 上一篇【 Scrum過程總結 - The Great ScrumMaster 】提到"成功變革八步驟",試著來套用看看 ~看板專案過程~ ●引導團隊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0 - 情境體驗、資料蒐集與訪談 ●建立迫切感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1 - 問題發現與現況連結工作坊 ●理解與買帳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2 - 看板建置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3 - 第一次Daily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4 - Daily 迭代(消除浪費)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5 - Daily 迭代(時間管理)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6 - Daily 迭代(資訊與認知落差) ●變革願景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7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問題蒐集)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8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問題共識)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9 - 第一次回顧會議(規則明確) ●賦權他人行動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10 - Daily 迭代(觀念、行為、習慣、態度...等非認知能力提升) ●短期成功●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11 - 第二次回顧會議(ORID焦點討論法)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12 - WIP(披薩工廠) ●不要懈怠● 列Check list清單給主管,後續追蹤與執行 看板方法導入 PART 13 - 第n次回顧會議(期望) ●建立新的文化● 文化的改變還需要時間來沉澱 由於是輔導性質,最後的二步就由團隊自主慢慢在對的時機點來臨時發酵。 每個團隊狀況不一樣,所以上列也是參考。有些團隊對於WIP的需求就很破切重要, 一定要在初期就引入才有效果,有些是溝通就很不好了,還沒到工作,所以需要先調體質。有些心團隊則是需要些框架規範,直接套入即可。面對不同團隊有不同的執行樣貌與比重,但基本上,八個步驟都會經歷。 當你輔導的團隊越多排斥、抗拒心態時,前二步的"引導團隊"、"建立迫切感"越是要做好。多多善用或創造一些活動(儀式)來創造更多的投入度。 整個過程剛好有個很大的效益呈現出來,有個長期二三個月的案子,在這次看板過程上線,比以往順利很多(大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