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10月, 2024的文章

《表裏談創生》

圖片
  這幾年,你是否也注意到,各地冒出許多和商業活動截然不同的在地小活動呢? 它們帶來的可不僅僅是「表面」的熱鬧,「裏面」還有一種回歸地方、融入生活的氛圍,讓我們能更深入體驗每一個角落的獨特魅力! 各地的藝術祭、社區導覽小旅行、獨具特色的地方市集… 這些活動看似微小,卻驚喜連連,讓人深深被吸引。 每一次的活動參與體驗,都像是打開了一扇門,讓我們瞥見活動背後的「用心」,甚至讓人感動不已。 這些並不只是表面上的聚會或展演,而是「地方創生」的核心,試圖讓每個人重新認識地方的價值,找到回鄉或停留的理由。 到底什麼是「地方創生」? 這可不只是推動地方產業,或單純帶來人潮和商機,讓觀光熱鬧一時這麼簡單而已。作者多年深耕的創生經驗告訴我們,地方創生其實是一種面對未來的長遠方向——它旨在激發人們想回到家鄉,吸引外地的人才停留,並通過地方治理、風土環境、文化認同、生活環境等多方面共創新價值。 在這本書的帶領下,我們可以從創生提案計劃書中的 WHY, WHAT, HOW 三個層面,更深入地了解每個地方活動背後的意圖與理念: WHY—起心動念 .受什麼現象感召? .看見自己什麼責任? .夢想為何?追求何等價值? .迎向抽象的未來的目的? WHAT—願景課題 .期待創造什麼影響力? .梳理出的課題與尋求解方? .採行什麼方向性策略? 而當 WHY 和 WHAT 具體化後,HOW 就變成了我們所參與的這些生動引發共鳴的在地活動,讓大家能夠親身體驗到創生的核心。 讀完這本書,我才發現,原來以前只停留在活動的表面,以為它們是種微型創業,心裡也疑惑這樣的活動能賺錢養活商家嗎? 事實是,它們的核心不在於自身的營利,而是如何回饋、活化地方。 而這一份奉獻精神和創意設計,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在這些活動中感受到地方的溫度與魅力。 地方創生,不是一個領域,而是一個面對未來的方向!!!

老爸練愛學 - 建設性衝突的本質是成長

 今天收到一則有趣的資訊分享: 『真的不要太早給小孩接觸社群媒體~ 我們家長能愈晚給手機愈好~ 絕不能一時心軟給手機呀 小孩有了手機,親子衝突會更大!』 而上面的標題來自於看了下面這些影片後,另外以自己的觀點詮釋。 「手機+社群媒體的殺手組合系列」值得花時間看呀! 1.社群媒體對孩子大腦幹的事 2.臉書、IG不告訴你的事 3.如何不教出巨嬰 4.[完結篇]社群媒體傷害與解法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XYaRNEDlhM 影片內容是中性的觀點,但關於資訊的簡略標題我則不怎麼認同,接下來我以批判性思維來論述反思出以下觀點: 首先, 這些影片大多強調的是「後果」,一位沒有經過任何教育或訓練的人,在接觸到手機+社群後產生的後果。這個不用太多科學或數據佐證,從新聞事件或周遭聽聞到的經驗,甚至光用經驗想像,就可以被警示和震撼。就像炸藥,可以拿來戰爭,也可以拿來上太空,任何再先進的科技工具,沒有被教育正確運用,都會是災難。 其次, 手機和社群都只是工具,不是原罪。重要的是,家長在讓小孩透過這些工具接觸到這些背後資訊時,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正確的價值觀是不是已經被教育或訓練完成,足以接觸到這些科技讓它來幫助自己而不是害自己。可惜的是,工具的自律使用以及價值觀的正確建立,往往會需要更多的親子耐心互動上的碰撞磨合甚至是衝突,才會擁有。 但父母在一整天工作後,總是疲勞無法陪伴親子教育,因此往往用禁止的方式換得片刻的安寧,這只是把建設性衝突延後而已。因為往往等到孩子長更大後,在學校跟朋友間慢慢成形的價值觀已經很難被調整,而這換來的是用更大的衝突或戰爭來校正,這就是生活社會上常常上演的叛逆期事件。 與其盲目延後控制,不如正確教導使用。 最後, 重點不是太早給或越晚給手機越好,而是在給之前,父母已經做了哪些努力和付出,讓孩子已經能夠正確使用工具和正確看到社群背後的價值觀。畢竟未來是AI多螢的世代,資訊和社群只會更進化不會退化。如果只是為了延後而延後,或者期待延後孩子成熟才給,這都是一廂情願的自我安慰,孩子絕對不會什麼都沒有被教育或訓練的情況下就突然成熟懂事,學校或同學朋友也很難有機會提供更多資源教導,一切還是要回歸到父母。 還沒準備好的,往往不是孩子,而是大人。 總結, 先定義「太早或越晚」何時進行教育、重新理解與接納「建設性的親子衝突」以及「如何教育和訓

老爸練愛學 - 叛逆,只是在積極宣告我的存在!

圖片
再三年,迎來的就是家庭的大衝擊~👻 父母的第二青春期 + 小孩的青春期 = 驚滔駭浪期 既然已經知道這階段逃不了,那就想辦法在還可控的情境下適度衝撞,降低未來的傷害囉!!!尤其是現在可以隱約感受到"叛逆"的氣息了~ 那到底是要父母跟孩子衝撞什麼呢?以及拿什麼來衝撞呢? 我的衝撞方法是用「情境辯論」來預先磨合雙方彼此的「價值觀」。 最近有個值得小小嘗試辯論的社會議題,原本沒有抱任何期待他們會說出自己的想法,通常以"不知道、沒想法"來回應,這次出乎意料地有了自己的想法。也許是青春期的前前兆,開始有點自我意識。於是心血來潮在車上開啟了對話: 父:你們知道幾天前有則新聞是,15歲的小孩算起來是國中生,偷開家裡的車撞死了三個人嗎? 孩:知道。媽媽有給我們看。 父:那你們覺得誰的責任會比較大?父母?小孩?還是都有?或是其他? 大:嗯,我覺得父母和小孩的責任一樣大。 小:小孩的責任比較大一些。 父:為什麼? 子:因為沒有把鑰匙藏好。 父:那你們知道,越禁止你們,你們就會越想去做,就想之前你們....,對吧!!!所以,不管我們藏得再好,你們想要的話,一定都能找出來。 子:(沉默了五秒...) 父:先說好,你們看,在電視前出面道歉的都是父母,但我們會不一樣,我一定會把犯錯的你們也抓出來一起面對。(因為你們剛剛有說都有責任) 初體驗這樣小小討論就好,訂好衝突情境的界限也很重要。 可能是職業病,我還蠻喜歡應對衝突的😁 昨天也有個小小的衝突機會教育,有時還真佩服自己突然的神來一筆互動。當然,都有會先告誡自己要把持住大原則「情緒要穩定」才能親子互動。 大兒子對於媽媽的作業指導顯得不耐煩暴躁,開始管不住自己的嘴! 父:(脫離戰場將大兒子從客廳拉到房間書桌,心平氣和)來,過來這邊算術數學。剛剛媽媽是說哪一題,筆和空白的紙拿來,我寫給你看...。 一陣功課問題教育後,拉回來態度問題教育。 父:媽媽剛剛好聲好氣跟你說你的問題點,請注意你的態度。你想知道這如果是出社會後在職場上,剛好你面對的是特別的主管,他的反應會是什麼嗎?你想知道嗎?要不要我演給你看? 子:嗯...好! 父:(無憂無慮又開心地進入主管角色暴怒的情境😆,眼神近距離平視對峙,然後..)#$&$*&$Xx#.... 子:(眼神似乎有點驚嚇...五秒)你怎麼知道他麼會這樣? 父:

老爸練愛學 - 到底是為什麼屢勸不聽?

圖片
自從升小學三年級換班後,小子時不時忘記將聯絡簿和作業帶回家,前幾天已經誇張到連續三天沒帶到。由於事前已經再三提醒警告,第三天就要自己承擔懲罰的後果,但還是給忘了。 當然,該生的氣一樣不能少,畢竟這不滿的情緒,某個程度也代表著對小子的期待和關愛。換句話說,當對一個人不再有任何情緒甚至無感時,那才真是可怕的親子關係。 當下突然想到《媽媽的說話練習》這本書的觀點,幫助自己緩和了些情緒: ⭐️孩子通常不會馬上就承認自己的錯誤,而是辯解,因為不想被罵,罵所以會找藉口。辯解或找藉口,這可能是從大人的角度出發的草率判斷,孩子其實只是比較積極的想解釋自己的委屈罷了。 ⭐️嘮叨和追究、指責,雖然可以告訴孩子做錯了什麼,但不能告訴孩子如何解決。 沒錯,小子現在需要的是有人告訴他方法怎麼做,而不是讓他感覺到痛。這樣在心中自我提醒後,開始穩住了自己的情緒,有了以下的引導對話: 我:昨天有說過,連續三天沒帶,你會有很嚴重的後果要承擔,你說,你要什麼懲罰?你不決定就是我決定 來回幾次處罰討論,主要是想透過定義處罰的程度,讓小子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程度,這也算是間接把氣宣洩在小子會承擔"後果"上,能比較不那麼氣,然後開始更重要的:協助小子引導思考該怎麼做才能把事情改善。 我:為什麼都沒辦法把聯絡簿和作業放到書包? 小子:因為有時候下課就會寫作業,寫完就會放在抽屜,然後就忘了放進書包。 我:那你在最後一節下課鐘聲響後,都在做些什麼事? 小子:聽到鐘聲後就馬上拿起書包,到外面排隊。 我:(內心OS....是有多想馬上回家啊...)班上其他沒忘記帶的同學,他們都做些什麼事? 小子:有些人會收書包,有些人也是就直接拿起書包往外排隊。 我:那你隔壁的同學都怎麼做? 小子:她也是一樣,有時也是這樣做,有時也會忘記 我:你真的最後一節鐘聲響後,就直接拿起書包?沒有做其他的事了? 小子:(想了一下...)有,拿起鉛筆盒,放進書包,然後走去排隊 我: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提示,提醒你自己要記得放聯絡簿和作業? 小子:(想了一下...)寫張便利貼貼在鉛筆盒上面...但會掉.....把它放進鉛筆盒裡面好了 我:好,你說你會記得,那就先這樣,去做!(方法雖然不一定百分百有用,只要還容許試錯,就讓他放手去做!) 小子:(拿張便利貼,畫了個書包圖片,放進鉛筆盒) 我:很好,比起以前,這次至少你會開始想辦法了

《媽媽的說話練習》

圖片
  這本書怎會只有媽媽需要呢?讀完後真心覺得不只有媽媽需要這種練習,爸爸也非常需要這樣的技巧,甚至是主管或者身為長輩的角色都很受用。 本書每個說話範例讀起來很生活化,而且既視感超強,也替你把每段不經意的話,點出隱藏的微小負面情意。看到解析後有種驚訝的感覺,原來聽到的人可能會這樣解讀,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脫口而出無心的習慣用語,其實已經造成對方點點滴滴的傷害。 例如, ◆ 哪裡會燙?這一點都不燙啊。(否認感受) ◆ 吃飽了就走,不會幫忙收拾嗎?(諷刺) ◆ 沒看到其他人在等嗎?這樣會給別人造成困擾。(誘發罪惡感) ◆ 你為什麼這麼自私?(謾罵) ◆ 你自己說,這到底是第幾次了?(指責) ◆ 你都幾年級了,怎麼還會連整個鉛筆盒都弄丟?(誘發羞愧) ◆ 不要在學校惹麻煩!(模糊指責) ◆ 一天只要寫一張就好,哪會多?(負面評判) ◆ 我看你是不會寫才耍賴說很難。(扭曲) ◆ 有多少小孩比你更辛苦,你不要不知足。(向下比較) ◆ 整天玩都會累,一念書就累!(挖苦) ◆ 你到底是怎麼了?我完全無法理解。(無視) 我想,絕大多數的父母不會去刻意貶低自己的孩子而來凸顯自己的好,更多時候是想要孩子跟大人腦中的模範想像一樣好,而不知不覺把這模範當成了孩子做人處事的標準,"評判評價"的利害關係理所當然取代了原本應有親子關係。 如果想要翻轉或找回該有的親子關係,該做的不是試圖去改變對方,而是先改變自己,意識到自己經常說了哪些無心的話,並試著去練習調整說話的習慣和方式。 例如, ◆ 很燙是嗎?吹涼一點或等它一下。(認同感受) ◆ 吃完的碗盤幫我拿到水槽。(請託) ◆ 我們在五分鐘內結束吧!剩下最後三分鐘。(設定界限、告知界限) ◆ 讓步是幫助和照顧他人,你只要讓一下,就可以讓別人更方便。(說明) ◆ 如果每次都放在固定的位置,就不會弄丟了,請記得要物歸原位。(教導) ◆ 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寫完了,試一下吧。我相信你可做到!(安慰、鼓勵) ◆ 你覺得哪個部分最累?是份量太多?還是太難?(分辨) ◆ 很累吧?只剩最後一張了,要有始有終好好做到最後。累的話要不要先休息一下再做?(聽取意見) ◆ 我很好奇你是怎麼想的?可以跟我說說嗎?....如果換個角度想又會是如何呢?(尊重、釐清) 但真要做到如上這樣的表達,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。 1️⃣ 首先,你得意識到自己哪些用詞需要調整,而負

設計·思考你的行為經濟

圖片
 「設計·思考你的行為經濟」工作坊 準備兩個月終於露面了😁 結合了《設計思考》、《服務設計》、《行為經濟學》、桌遊其中的關鍵元素,幸運地搭配夥伴最近真實開店狀況當作這次討論的主題。 當事人在其中,其他夥伴似乎都化身成當事人的合夥人卯起來討論,身為引導者的我在一旁,都快忍不住被這熱鬧又熱情的氣氛感染加入討論😆 滿桌的教材運用、滿場的熱絡討論,就是對流程設計者的最好回饋,辛苦值得了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