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1的文章

IAF - 你知道你現在在演哪一齣嗎?

圖片
 【IAF - 你知道你現在在演哪一齣嗎?】 意識進化初體驗 - 做你自己生命中的主角,編劇,導演。 Philip Chan老師這場線上引導工作坊理論基礎:哈佛教授Robert Kegan「意識進化理論-主客體覺察」、心理學家Stephen Karpman卡普曼「戲劇三角」。 教授+心理學家的組合,大概就知這是場很硬的分享會。實際進來體驗後才發現,內容不只硬還很艱深難懂。更可怕的是,環境設備也來湊一腳添亂,無形中增加了資訊的厚度,也拉長了消化理解的時間。 當然,喜歡IAF分享場域的原因, 之一,這些意外對講者來說,都是小菜一碟,讓我從老師身上學習到如何隨機應變。 之二,參與者不乏終身學習者和引導師,讓我見識到支援戰場前線的後勤,如何讓危機變轉機。 那麼要如何讓艱深難懂的理論在2.5小時,且意外無法分組討論的狀況下,還能讓大家有概念理解? 我想,大概只有今天的組合才有辦法做到吧! 我超喜歡這個意外,因為其他引導師的案例、深入提問和詮釋,突然間讓原本難以下嚥的菜,變得可口了起來。很享受這場域的互動和對話。 以上秘訣就是: 問句情境 + 有感案例 + 深度討論 老師一開始就破題提問,讓參與者帶著目標和問句切入整場分享,抓取自身能理解的關鍵訊息和摘要。 Q1:我想成為怎樣的領導者/引導者? Q2:自己在此系統(與他人的關係)中扮演的角色,遇到的不開心、挑戰、困難是什麼事件? 從負面情境與感受帶出卡普曼「戲劇三角」線下角色: 指責者、受害者、拯救者 。 我們遇到負面情境時,我們大多是在說事件的「內容」,而非事件情境的「框架/模式」。 當我們在爭內容時,就容易出現判斷、輸贏、強弱,不自覺地扮演起線下三種角色。 案例: 當自己被邀請當活動引導者時,向主辦方提出環境或設備需求時被拒。這時候當下的角色, 指責者:「都是你的錯」。對方就是這樣不靈活、你邀請我的還沒法協助我是怎樣 受害者:「我好可憐,誰來幫我」。沒這環境是要我怎樣辦好活動、簡直是限制我無法發揮 拯救者:「讓我幫你,你好可憐」。還好你們主辦方選我來是找對人了、真可憐連這小小的請求都沒能力滿足我、我來教你們這種簡單的事 在線下狀態的自己,內心當下會有很多小劇場和角色切換,不斷替自己尋找藉口、理由、出口、宣洩,穩定失衡的內在和不安全感。 當然, 你的平衡也許會是他人的失衡。 而角色的特質描述與呈現,是為了讓你能容易識別、意識、

Agile Daily - 你很認真、很仔細對團隊講完自己的事情,然後呢?

【Agile Daily - 你很認真、很仔細對團隊講完自己的事情,然後呢?】  在接觸團隊經驗中,每日站立會議(Daily)通常是團隊成員排斥感最大的活動,原因在於要把自己做過的事情透明出來。Daily這種文化和經驗在過去教育或日常生活中,比較不常接觸也不適應,因此常常流於沒有意義的形式與浪費。 所以,Daily首先會遇到的是 ●因為沒經驗,不知道怎麼透明自己的資訊。雖然有昨天、今天、障礙的語言框架,但還是會講不到要點,只想證明自己忙碌的痕跡。 ●不安全感、不信任感。假如自己講得很少,不免換來別人的異樣眼光,因此加油添醋多說一些,或者挑事情才做。沒有信任基礎的透明,只是一般資訊的傳達,而不是目標進度的透明。 反之,假如團隊成員都非常願意且開放,Daily同步資訊、反應障礙的話,其實已經成功引入敏捷80%。因為Daily是每天都在進行且持續改善的時刻,接下來只是時間發酵、慢慢調整改善即可。 有趣的是,不曉得是不是因為Daily看似簡單,所以SM可能都會急著先硬上Daily,照著基本三個問題輪流"報告",成員間彼此也聽不出來每個人講的訊息,對於目標達成、自己業務到底有沒有關聯。大腦聽多了沒意義的資訊,很容易不自覺養成自動過濾,左耳進後右耳出,最終流於形式,快速講完自己的任務後結束。 還有更糟糕的情況,就是用質疑和命令的語氣去回應Daily內容,內心已經在排斥了,結果更加大不舒服感,導致做起事來心不甘情不願,落入效率跟著低落的惡性循環。 壞消息往上傳的速度,決定團隊的品質狀態 提供幾個Daily壞味道的現象: ●混在一起講,聽不太出來重點,障礙夾雜在昨天今天中快速帶過沒被發現 ●只講昨天、今天,而 障礙/問題 總是在時程壓線前才發現 ●昨天跟今天的時間比例,理論上昨天會講比較少,今天會講比較多!當然,如果是報告形式的話,你就會聽到昨天講很多(很認真很努力的在講負責了哪些事情),今天和障礙就很少 ●沒有可對應的視覺化任務板(實體或電子) ●當天需要互相支援項目,沒有當下具體訂出下一步動作(例如討論時間、項目、地點..等) ●很少提到跟別人相關的事情,只講自己任務細節 ●感覺別人有困難,不太主動詢問或協助,那是別人的事、會有別人去幫忙 有個重要前提要先共識,就是「 急迫、重要的事件,當下就要立即做溝通 」,而非所有事情都留在Daily時間點才做同步資訊。

《教養方程式》

圖片
作者訪問逾200位成功人士父母,歸納出其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,不自覺扮演了這8種角色。 除了早期學習夥伴、飛航工程師這2個角色依時間順序出現,其他角色則隨著孩子的成長隨機出現。 高成就者共通對孩子成功的定義:不在於能否進入頂尖學校,而是在學習過程中持續自我鍛鍊發揮潛能,並充分自我實現,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意義和目的。 本書藉由真實故事情境帶入八種角色概念與方式。其實在大多數父母,也都多多少少看得見這些角色影子,最大的差別在於,做出的行為有沒有「策略目的」,或者急著馬上解決問題。 如果父母是有意識訓練培養孩子 ●把孩子當作大人,以平等、尊重的態度對待 ●非事情來就解決,有時還刻意創造問題 ●以提問、反思為出發點 ●假想成事業合作夥伴一同發展技巧 相信,這樣帶出的小孩自然也能過得很精采。 這本書雖然是在講"教養",不過在我看來,卻是在提醒父母要先自我充實,因為「自己沒有的,也無法給出去」。 幸運的是,在現代社會中,即使我們沒有功成名就的經驗背景,依然可以藉由"閱讀"來吸收成功人士的經驗故事,讓我們扮演好這八種角色所需要的技能和心態。 「你的角色,決定孩子如何出色。」

啟動變革-我們一起培力吧

圖片
 【啟動變革-我們一起培力吧】 最近替團隊做了一次線上回顧會議引導,參考《 啟動變革 》之變革二流程。 變革一:U型理論初探 變革二:內向探究的變革視角 變革三:U型理論在工作場域的深度旅行 變革四:重塑領導的未來角色 雖然本書應用場景是在學校,但以同樣為組織的公司來說,一樣適用,也需要透過變革來讓組織更好。 每一個變革都是一場深度的對談、一場工作坊型式。作者-菲莉老師無私地把所有流程、步驟都仔細的分享,更期待讀者能透過本書的圖像與文字進行學習,將內容轉化後成為自己的工具,並應用在適當的場域中,從「我」到「我們」連結與支持,進而孕育攜手共同面向未來的勇氣與力量。 為了回應作者精神,我參考了變革二的流程,微調步驟改成線上敏捷中的回顧會議。以下分享運用: ●情境 敏捷中的回顧會議,用來反思最近專案上事情當中,有哪些地方還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,產出具體行動方案,落入接下來追蹤改善項目。 因為這是團隊第一次做回顧會議,所以會先讓大家熟悉彼此與回顧的精神。 6成用在建立團隊的安全信任 4成引導回顧檢視事件,並自我提出如何改善 而搭配著U理論的變革二流程,很適合這樣的情境。第二次以後的團隊回顧,大家理解回顧會議是什麼之後,就不會用到這麼大型的引導流程。 ●預期產出: 下一步要改善的具體行動方案 ● 步驟一:感謝與讚賞,做的很好的地方。 -每個人寫下自己覺得做的還不錯的地方,或者想要特別感謝誰。 回顧會議不是要懲罰、指責或找出誰對誰錯,而是要從事件中尋找與檢視,事件過程帶給了我們哪些重要的經驗來成長。 譬如說, 到產品上線前二天,才發現上線時程來不及趕上,調度再多資源也沒法補上缺口。我們要先去探討得不是結果誰該負責,保持好奇心去互相了解,在哪個環節沒反應到,我們又可以在哪裡提前讓大家有機會反映障礙? 如果已經有每天的站立會議,卻還是發生這種事。問題可能有以下三種 一、錯估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、沒習慣反映自己的困難,害怕被認為能力弱,也不認為那是個問題 三、團隊誰有足夠的安全信任關係,以至於什麼事情先自己來 為了讓回顧會議的參與成員,能開放且信任地互相點出真正問題,進行問題探索前,我們可以先肯定自己感謝別人。 ● 步驟二:過去你曾經在什麼時刻暫停過? -從自己過去的經驗聯想到回顧會議的意義和用途 ● 步驟三:房間裡的大象 -憑直覺選一張代表 自身/團隊/組織 所面臨的困境/挑戰 大

《做自己的工作設計師》

圖片
繼上一篇《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 》 之後,作者又把設計思考運用在職涯上,賦予你能力設計出自己的滿意工作人生。相較於其他職涯發展的書籍,這本書著重於用設計思維、動手操作與規劃,一步一步透過工具或練習帶你釐清現況、突破卡住的困境,最終樂於你自己設計的工作中。 設計工作生活的過程中,盡可能保持六種設計師心態: ●當個好奇寶寶:多問為什麼,了解問題的背後原因 ●試一試:擁有行動導向心態,把好奇心與疑問,轉換成在真實世界裡做點什麼 ●重擬問題:讓你不再卡住,定義正確問題,也是真正該解決的問題 ●一切都是過程:何時該發散、何時該專注、何時該問更多問題、何時該接受你得出的資料 ●請別人幫忙(通力合作):與該工作領域的工作者多互動 ●說出你的故事:說故事會讓你一直找機會思考自己有過的對話與經驗,想辦法以全新的方式,用你的故事參與這個世界 接下來,我們就用這六種心態來面對困境,重新設計你的職涯工作生活。 告訴自己「目前已經夠好」,是你的首要任務。 當你開始「接受」自己的處境,就有機會改變卡住的觀點與轉念。原本封閉的大腦因此打開縫隙照進曙光,漸漸能發現周遭未曾注意到的地方。這時後,不要再用之前的方法和標準來做事。如同愛因斯坦說過:「你不要渴望用相同的想法和做法來得到不同的結果!」 試著把標準降低一些,設定個小目標,並為目標說個令自己興奮、開心的故事,賦予它對自己的意義後,再開始行動。雖然作者提出如此簡單的想法,卻也提醒了我們,總是期待自己做出理論上完美的解決方案,永遠等不到那個時刻,也就永遠停住卡住。 行動過程中,要揮別以往死命做、拚命做的作法,適度的暫停思考,會讓你所做的每個動作更有效益。透過紀錄、反思與獎勵短暫暫停、休息,除了充飽電之外,更讓你看見進步軌跡,確信目前的你、目前的工作其實還不錯,「或許未來還可以更好」。 一切始於改變觀點,認為自己目前擁有的已經夠好。 一致性的人生 很多時後,我們的工作生活讓我們感到矛盾與衝突,消耗了我們的身體能量,心靈倦怠到像個行屍走肉,日復一日地過著。這時,停下來檢視我們的「工作觀」與「人生觀」是否發生了不一致? 找出你的工作觀和人生觀,除了可以活出一致性人生,還可以避免不小心按照別人的工作觀與人生觀過活,不小心活成別人的人生。我們只要能確定「我是誰」、「我的信念」、「我的謀生方式」這三件事能串一起,就知道自己踏在對的職涯路上。 重擬,就是再來一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