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&筆記

閱讀為何最好要做筆記?
從學習效率的科學數據來看,單純的閱讀屬於被動學習,對於書本內容的吸收與理解,可能只會有10%內化成自己的。這概念大概就是,過幾個月後,腦中只會有1~2句對這本書的印象和重點金句,差不多就是書的封面訊息的量。

除非刻意連續的閱讀這一系列的書,腦中才會慢慢記起前後的呼應關係形成個人見解的脈絡,記憶會長一些。但也僅只於記憶,也許在更久的一年後就忘光了。

那要如何把大腦記憶保存更久呢?
閱讀到重點時,如果有人可以互相討論、分享,透過自己或別人的故事把內文連結起來,漸漸形成觀念。甚至是在日常生活場景中,試著把書本的文意對應起某些情境,透過不斷刻意的驗證書本文意,有可能就會變成自己忘不了的常識。

但這樣慣性記憶後可能會是慣性思考與對應,畢竟是特定場景的特定意義連結,很有可能情境稍微改變了一下,就不知怎處理、面對。

我們要如何把書本的知識融會貫通呢?
透過身體行動的回饋、感受給大腦輔助記憶與反思,形成自己的觀點與信念,即使遇到了不同情境,甚至是困難,都會相信勇敢的跨出下一步去面對。也因為有大腦和身體的同步連結,做出的反應也會比較一致和迅速,較能即時應對變化。

以上是從知識形成觀念變成信念的過程,也剛好對應到學習金字塔。

從知識的輸入(Input),漸進的內化,最後再轉化輸出(Output)給別人。仔細探討的話,其實Input狀態下的大腦,大多是在有限制、與框架下學習,因為資訊的不對等狀態下,大腦採取一直聽與吸收的狀態,來應付源源不斷的知識進入腦中。這時候,如果同時間一邊吸收一邊理解同時運作,就會顯得特別累,除非是刻意練習過,否則在傳授、閱讀階段,大腦會以較輕鬆的方式來面對未知且不可控的大量資訊,也是處於半封閉狀態。

假如長期處於Input階段,大腦就會較習慣以單向吸收的方式來面對任何事情。換句話說,事情如果突然來了,通常會等到事情過後才有意識到,趕快補救修正。如果想要能即時面對事件,我們需要藉由Output來訓練一下大腦。

在Output過程,我們會強迫自己的大腦對於已經吸收的知識進行反思、重新詮釋。這時後的大腦因為需要更多的資訊來做連結,相對的會較開放,去喚起過去的經驗與知識做融合,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觀點和模式。當建立出自己的新觀點後,也就宣告著把原本是作者的東西,拉回主控權變成自己的東西。

Input → Output,可不僅僅是閱讀行為而已,也是暗示著自己的大腦可以怎麼做。

雖然Output有這麼多優勢,但對大腦來說是累的、消耗更多能量與不舒服的事,花的時間也比較多,所以就會容易偷懶不做。
當然,運用對的方法或工具來做閱讀,可以讓我們輕鬆的進行Output,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筆記。

介紹幾種常見的比較來輔助Output的過程:
●康乃爾筆記
●麥肯錫筆記
●曼陀羅
●心智圖
●概念圖
●小小孩思考法(電子)
※結論
工具方法很多,選擇一個你自己習慣的跨出第一步的Output,大原則就是"留下痕跡",也就是視覺化。把停留在腦中的暫存記憶先寫下來,不僅容易看見整本書的脈絡,大腦也會相對輕鬆。閱讀完後,再透過筆記的視覺刺激反饋給大腦輔助思考,建立出屬於自己的新觀點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