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安定教養學》

相信會接觸這本書的父母,大多會有以下的情境,也可能是因為這些痛點,不得不開始找方法來教養自己的小孩。

你種什麼花就會得什麼果實,換句話說,父母的樣貌大多也就是小孩的樣貌縮小版。加上從來沒有人教我們要怎當父母,大多是遇到事件了,才來開始學習、應對。而學習前的處理方式來自於自己過去的經驗、大腦的印象和想像。

經驗,來自於職場上的應對,但這是大人世界,我們卻慣性思考拿來面對小孩。
印象,來自於小時候的家庭教養,"爸媽好像是這樣對待我的,把我養得也不錯。"
想像,綜合以上套用在小孩身上,有時成功,大多失敗。可別忘了,小孩子面對的是你,不是不是你的父母,過去對你有效,那一套拿來對你小孩可不一定。

過去的我也曾經對自己的小孩束手無策崩潰過,這時才突然意識到,我們都是在用大人的思維和視野在教養小孩。我們大人們已經很習慣"掌握感"的穩定,突然面對到一個不可控事物,因為不習慣也不熟悉,所以開始
情緒焦慮,
接著大腦較沒辦法思考,大多是靠直覺,
急著對不可控的事物找回掌握感,
然後發揮生物的本能,試圖盡最大的力氣去快速壓制。


結果大多數當然是獲勝囉!但親子關係並不是競爭關係,有贏的一方就會有輸的一方,還記得自己上次輸的感覺嗎?想必在小孩心理也不好受。

我們面對小孩,通常過不去的關卡,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自己的情緒。

好在這本教養書可以給你的是
●重新認識小孩。讓你意識、瞭解你的對手樣貌,已經跟大人非常不一樣了。
●重新認識你自己。先有穩定的大人,才會有穩定的小孩。如果你都沒法控制自己了,怎會有能力控制小孩呢?
●重新詮釋問題。釐清事件背後的需求,而不是事件行為。



本書三個面向都有顧到,也都有著理論和科學依據,搭配著故事情境,很好吸收理解和應用。以下是我對書本的摘要。
先從蒙特梭利角度理解人類傾向,描述小孩發展中的不同階段、需求與樣貌。


每個階段的特徵都有不同的對應方式,雖然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,無法清楚表達行為,但行為的背後多半有著本能上的需要,也可能他們自己本身也不清楚。如何面對呢?
以下是一些大原則:




隨著自理能力與思想的發展,當然也有可能出現特例,也就是出現了看似超出人類傾向的行為,過度尋求關注、爭奪權力、報復、自暴自棄。這時就要從內在和規範著手。


嘗試放下自己主觀的評斷與判斷,以更客觀的態度來觀看孩子,我們就能慢慢看清楚孩當下在做什麼,以及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。




內容很多很實用,值得入手慢慢內化和運用。如果還來不及理解完就遇到事件怎辦?

提供自己的小技巧,二個步驟
●讓自己情緒先平靜
●提問

分享個自己的小故事。
[停頓]-讓問題跑一會同時平靜自己
有天開車正前往公園看花燈,兄弟倆突然在後座吵架爭執,互相動手了一下。在吵鬧的過程中,除了讓自己保持平靜與好奇的心做觀察,同時也讓雙方先宣洩彼此的不舒服。
[破口]-等待對話的契機
我邊開車邊確定自己情緒是否平靜,也等待著合適的破口。感受到雙方停頓了下來,一起看著前方,似乎想尋求裁判看誰是對的。
[提問]-放下你的期待
小孩是喜歡幫助人和好奇的,利用這點來提問:爸爸想帶你們開開心心的來公園玩,現在看到你們吵吵鬧鬧的,我都不知道該不該繼續下去帶你們玩,能幫忙告訴我該怎麼辦嘛?
沉靜了約15秒後,哥哥說:那.....我跟弟弟對不起,弟弟跟我對不起好了。
心裡還蠻驚訝他會說這答案,我說好後,隨即就聽到他們倆互相輪流說對不起。沒過多久,就聽到他們又恢復開心的玩耍聲音了。

※結論
遇到事件後,不要急著先處理事情,而是要先處理自己。保持自己的平靜與好奇心,大腦會開放性的運作,自然就會重新解讀事件,找出合適的方式來處理。
最後提醒的是,讓你失控的,不是小孩,是時間和你內心的期待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