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要敏捷?

【為何要敏捷?】
通常引入敏捷、對敏捷有興趣,大多是團隊已經遭遇到痛點或瓶頸。不知怎解決來嘗試一下,或是做了很多努力,但就是沒改善,所以來試試敏捷。

痛點可能如下圖,每個人都是自我為中心,每個部門可能都是一座座獨立的穀倉。只有「我」的概念,沒有「我們」的信念。

回想一下,目前是不是有這種狀況
●一件小事,等了好久,繞了一大圈才收到回應?
●一堆事都忙不完了,還有一堆事懸在那,只能自己一直做?
●事情變來變去永遠做不完、做不對?
●重複、無聊的工作一直做,消耗了原本對工作的熱情?

可是.......,敏捷不是解藥。引入後,只會把目前痛點的現象更加確定、聚焦範圍。

至於要不要處理,能不能處理、有沒有辦法處理,則決定在於人身上。也就是說,敏捷有沒有效果是取決於人員有沒有決心、意願去動手改善。

為了解決這現象,敏捷刻意把團隊拉在一起負責、當責。同時也創造團隊成員許多時間來"認同"自己做的事情、"認同"自己的團隊、"認同"自己的產品。
當自己認同團隊後,瓶頸和問題就會主動的去想辦法克服解決。
當團隊認同任務後,效能和產能就會想辦法提高。
當團隊認同產品後,產品價值自然就會被提升。

這也就是從「我」蛻變成「我們」的過程。
每個人腳下的圈圈已經消失,變成同一個團隊,變成一個大黃金圈。
每個人開始有不一樣的動作,不一樣的行動,多了份熱情。
事情不再只是被命令,而是我們自己決定。理解完市場和目標後,再決定怎麼做。
不過,這個過程需要點代價,對應到"塔克曼Tuckman團隊發展模型",會經歷一段陣痛期,我通常稱為體質調整期。因為原本團隊的體質或習慣或文化,可能本來就有些壞味道。養成新習慣或方式時,產生的不適、排斥感,多多少少都會讓人想放棄或覺得無效。

如果能有個客觀中立的角色來協助、引導、點出盲點,就能縮短調整期時間和幅度,也就是所謂的教練或SM。想想小時候學騎腳踏車時,是不是也有個教練在身旁呢?
【結論:為何要敏捷?】
就我目前理解、觀察到的,肯定不是為了要有效率、創新、做對的事情、把事情做好、持續改善.......等等。大多是為了先解決"人員關係"問題,穀倉效應。都有著很明確很有效率的分工,卻沒有整合一起改善的意願,如同下圖。
老闆或主管大多是以One Team、「我們」先為出發點。當建立成形後,自我組織也成形,有任何的問題,團隊都會想盡辦法克服掉。
「我們」的狀態比較難理解,先看看「我」的狀態,是不是有以下樣貌?

回憶一下,之前做事的方式,
●是不是習慣事情來了就做,也不太清楚為什要這麼做。
●是不是常常簡單幾句話交待任務後,就假設它是對的?理解了?然後一直做錯?永遠有改不完的變動?
★敏捷怎麼做?
我們會一起探索目標。

●還在期待99分的規格書嗎?
●這麼糟糕的規格,確定真的要做?
★敏捷怎麼做?
我們聚在一起共識、討論需求樣貌、內容。我們用頻繁的互動取代制式的規格書。

●都快做完了才說要改?
●奇怪了,之前不是都已經確定好幾次了,怎麼又要改?
★敏捷怎麼做?
我們會用五六分的畫面提早檢視,降低執行中的浪費或變動。

●是不是心中常常有OS,
●這麼簡單的功能也不會操作?
●都已經清楚寫在畫面上了,你還看不懂?
●我花這麼多時間做,你竟然不用?
★敏捷怎麼做?
當功能完成度有八九分時,我們就會邀請玩家、專家或協力單位來體驗,盡可能的找出盲點,讓產品更好。

想一下,過去產品上線或者任務完成後,
●是不是開始就是別人的事了?有沒有達標跟我也沒關係。
●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多功能這麼多事情,卻沒有任何的回報?
★敏捷怎麼做?
產品上線後,我們會透過每天固定的晨會,瞭解目前的數據、效益還有客訴狀況。即時反饋調整,達成目標。

想想,產品或任務結束後,做過哪些事?
●好像沒有我的事,趕快做下一個?
●終於結束了,希望不要再動它了?
●還是封存?
★敏捷怎麼做?
我們會在活動結束後做結案報告,全面檢視活動的所有相關資料,找出可以更好的機制來持續改善。

回憶一下,過去是不是只改善產品,而忽略方法呢?
●有沒有可能我們只是精通錯誤的技巧,其實還可以更有效率?
如果,在斷點時,花個半小時回頭檢視累積經驗,下次有沒有可能更好?
★敏捷怎麼做?
敏捷中,除了針對產品的改善,我們還會針對非產品面,像是人員、關係、工具、流程、方法,進行改善。讓我們能在最佳的狀態來產出。我們才有機會持續成長。

雖然我們都知道這些觀念,但還是精通錯誤的技巧來執行,不是嗎?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