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gile Summit 2019 消化整理 - 教練、引導
   ( Agile Summit 2019 , 共筆 )    翻轉企業的實踐力:教練技術協助敏捷更敏捷?  ●企業最在意的關鍵字:激勵、溝通協調、執行效率、團隊合作、當責  ●讓改變發生的元素:明確目標協議、高頻率對焦檢視、正向溝通、專注優勢、調整適應  ●先教"回饋"再教"提問"  ●結構 > 環境 > 文化  ●教練工作:釐清目標後,跟隨確保發生  ●不良的溝通習慣    ●影響溝通因素佔比:55%肢體、38%聲音語調、7%內容  ●但要避免太在意55%導致不夠真誠  ●三明治溝通法則要看狀況使用(搭建關係),非一定照用  ●關係建立後,溝通要精確,不須過度包裝語言  ●即時溝通的重要性,現在不說哪時說?  ●人不怕指點只怕指指點點  ●領導不在於告知,而在於啟發員工去挑戰未知(提問)  ●問題解決導向 VS 肯定式探詢  ●肯定式探詢:欣賞、想像、探詢、創造、多做"可能做的"  ●大多數人不知自己的優勢,卻很清楚知道劣勢  ●如何才能讓對方真正採取行動?教練一定是從50%以上開始      10% 聽到可能可行的方案      25% 有意識 認為需要做      40% 決定大概何時會做      50% 計劃好應該如何開始做      65% 公開承諾自己一定會去做      95% 承諾並與人定訂後續方式  ●企業總是知易行難:資訊超載、負面過濾、欠缺追蹤  ●領導是意願而非能力,高效能的背後是高意願,是真心想要某個目標發生的意願   管理者如何掌握教練式領導力 - 申建  ●團隊績效往往小於個人績效總合  ●組織進化的四象限整合模型    ●避免 踢貓效應  ●建立試錯機制  ●教練一開始可先專注在"焦點"帶來的結果(小勝利)  ●每個人的內在驅動力不同,需客制化  ●教練的哲學:人是OK的、人做的決定是當下最好的、改變是不可避免的、任何行動背後都有正向的意圖、人是有資源的有能力的    ●三種因素決定個體行為 B = f(P,C,E), B:行為  P:個性 C:能力 E:環境  ●打造環境 然後 賦能 最後 放手   你的團隊已經人人敏捷了嗎? - 林思玲 (Frieda)  ●以"現實"為主軸分享,並以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