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主管必看!最強KPI管理術》
_130_%E4%B8%BB%E7%AE%A1%E5%BF%85%E7%9C%8B%EF%BC%81%E6%9C%80%E5%BC%B7KPI%E7%AE%A1%E7%90%86%E8%A1%93.jpg)
KPI 就是要搭配 SMART原則才是聰明設定 ? 以前在設定KPI時,老是覺得很卡,硬是套用SMART展開KPI後,又說不出哪裡怪且不怎合邏輯。 看完這本書後終於知道這個關鍵卡住點在哪了,原來是錯把KPI當作最終指標(KGI)而非領先指標, 而且也沒有從關鍵流程(CSF)中去鎖定範圍決定KPI。 或許真正的SMART原則,指的是像這本書的完整流程設定也說不定。 ⭐️ 建立無效KPI常見的錯誤: 1.只有KPI 2.設定大量的數值目標,容易忽略Key(關鍵) 3.將現場無法控制的指標設定為KPI 4.選擇了落後指標,而非領先指標 ⭐️ KPI,將「事業成功」的「關鍵」以「數值目標」表現。 KGI (Key Goal Indicator) = 最終目標數值 CSF (Crittical Success Factor) = 關鍵流程 KPI (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) = 關鍵流程的目標數值 KPI是KGI的先行指標,是現場能控制的流程指標,也是CSF(關鍵流程)的數值目標。 ⭐️ 案例—A公司層級的KPI = 業績目標 KPI管理的正確步驟: 一、事前準備(釐清範圍、職責分配) 對象:B公司 目的:達成業績目標 期間:2018.10~2019.3 最終決策者:OOO 核准者:XXX 執行單位:經營企劃課員工C、D 二、確定KGI KGI:營業利益XX元 三、確認落差 本期模擬 = 上期數值 ± 特殊因素 或 本期模擬 = 確定數值 + 考量準確率的預測數值 落差 = 當期KGI - 本期模擬 四、確認流程 將營業流程轉換成公式 營業額 = 業務量 X 簽約率 X 平均單價 X 手續費率 假設 簽約率、手續費率不變,代表只需靠"提升業務量"就可實現目標,並優先考慮從內部流程改善。 五、鎖定範圍,設定CSF並決定KPI 提升業務量 → 2個月內新增10名業務人員 → 阻礙,招聘到錄用期很長 CSF:在進行面試前暫定下次的面試日期 過往經驗,錄用10名大約需要有30名應徵者 KPI:24人(30名中只需要8成) 六、確認可執行度 整合性:事先確認在達成KPI時,是否也能達成KGI 穩定性:能否穩定且即時地取得KPI數值 單純性:是否單純到足以讓大家理解 七、事先檢討對策 當KPI數值惡化改怎麼半?(時期/程度/策略/決策者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