營運敏捷 Part 3 - 營運地圖
【營運敏捷 Part 3 - 營運地圖】
回頭想一下,為何大多數在講敏捷時,最一頭熱的是開發、執行人員而不是老闆呢?
如果是這種現象,背後又代表著什麼跟我們的想像與期待有著落差?
老闆腦中的敏捷樣貌又是怎樣的架構和內容?
其實不難理解老闆,從老闆的角度出發,理所當然的就是營收,也就是所謂的價值。如果要做的事沒辦法跟價值連結起來,通常無法打動老闆獲得強力的支持。而價值面向最好是跟商業或產品能產生的價值,做為推廣敏捷的切入點,而非強調技術性價值,這樣會比較好獲得資源。
看看2020前SCRUM框架中,大多數比例也都是在談開發框架和迭代持續改善,老闆角度的價值被隱含在其中,沒特別強調會無感。
剛好,在Scrum Guides 2020的更新中,凸顯了價值方面的訊息和方法,特別強調了"價值"。其中提到,PO要關注Product Goal產生的Value,要能清楚定義誰是User或Customer,更要在Planning meeting時,問Why is this Sprint Valuable?
說了這麼多次的價值,到底要怎樣衡量呢?
價值的外顯表現就是"數據",這些數據整理成有意義的解讀,就是"指標"。
我們該如何在敏捷中加入數據來做討論與發展成任務呢?
在這之前,先來看看之前的做法。由PO對市場的敏感度和認識,整理成影響地圖,再用全貌展開成使用者故事地圖,然後依照優先序排成待辦清單,轉譯成情境可討論的使用者故事和驗收標準,最後再請開發單位轉成具體的任務單。
很標準的做法,讓團隊都能有機會理解與參與,但大多數情況下,我們不太需要這麼龐大的資訊和討論。尤其是在現有營運產品中、小專案、快閃型活動、營運活動等,影響地圖和使用者故事地圖就顯得用不太到。
有沒有更有效的方式呢?
也許可以考慮下我由營運團隊經驗+黃金圈,發展出來的"營運地圖"來做任務的討論與執行,剛好符合Scrum Guides 2020中強調的價值。結構跟影響地圖一樣,只是變了裡面的定義。回到之前提到,價值的外顯就是數據,所以要用數據思維來做需求確定,這其實就是數據驅動。
留言
張貼留言